“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在这里,“锦鲤”已经不只是一种鱼,更是一种符号--它既可以是锦鲤,也可以是王思聪、杨超越、魏璎珞,或者是最近的“信小呆”。
作为鱼的锦鲤
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
在中国的典籍中,不难找到带有神话色彩的相关传说。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鲤鱼驮人升天成仙的传说,将鲤鱼作为仙人的坐骑;东汉的《三秦记》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梁代陶弘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可见当时的鲤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至唐代,“锦鲤”二字开始出现在诗中。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黄滔《成名后呈同年》中都出现了“锦鲤”。鲤鱼成为可供欣赏的品种。
需要说明的是,诗句中的“锦鲤”一般认为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并非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锦鲤。
现代锦鲤诞生于19世纪的日本,祖先应是原产于中国的鲤鱼。由于鲤鱼本为黑色,因变异而颜色艳丽、带有花纹的鲤鱼颇为少见,当时人们将这种鲤鱼称为“神鱼”,后来又衍生出“变种鲤”“色鲤”“花鲤鱼”“模样鲤”等说法。
有文章考证,日本人兰木五助1889年培育出现在红白锦鲤的原种。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养殖,反复作交配、改良,锦鲤的色彩愈发丰富绚丽,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中国红鲤鱼、金鲤鱼的色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锦鲤开始成规模进入中国。
锦鲤的“信仰之跃”
今年2月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中的一篇论文统计,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12-34岁的用户占87.62%。
文章将这种被称为“日常迷信”的“在线祈愿行为”看作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并认为这呈现出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当锦鲤成为一种“转运符号”,它开始成为网上的一张张图片。各种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涌现。
此前支付宝抽中的“中国锦鲤”中奖者“信小呆”一夜爆红,两天内狂涨85万微博粉丝。写出“超级锦鲤”文章的公号作者在之前给读者的回复中坦言:“公号变现方式很多,当下80%都是靠广告费。”只要能吸引流量,账号价值就能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表示,此类转发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病毒式营销”,其特点是速度快、扩散性强、内容有趣或搞怪,“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做一个很好的包装,这样大家乐意去分享转发”。
转发“锦鲤”需谨慎
“转发又不要钱,不转白不转”的行为真的没有代价吗?方可成认为,社交媒体时代并非文章好就能传播广,这种文章刷屏的后果就是让公众注意力被绑架,社交媒体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公众号却收割了大批流量,“真正只赚不赔的只有公众号”。
对于“锦鲤崇拜”,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解释称,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外控型个体”,他们通常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越是外控型的个体,越是觉得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更加焦虑。“转发锦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
“转发‘锦鲤’除了求好运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是一种紧跟热点的表现。年轻人的目标大多是未来导向,动动手指转发没有成本,而且心理暗示如果对未来有帮助岂不是更好。”张昕认为,转发锦鲤并不会让你真的心想事成,但有可能减少眼前面临的无助和失控感。
“营销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陈歆磊认为,消费者要想防范此类虚假营销,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抱着占便宜的心理,“某些‘锦鲤’营销已涉嫌欺诈,其成功的核心就是把握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态,本质上和电信诈骗并没有区别。”陈歆磊指出,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一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滞后或空白,消费者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而工商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健康。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锦鲤”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唐诗中就曾出现“锦鲤”二字,后来经日本人精心培育,才开始大规模养殖。
B. “中国锦鲤”图片经支付宝中奖者“信小呆”转发后,一夜爆红,成为了一种“转运符号”,成了某些人借“在线祈愿”以赚钱的工具。
C. 网上出现一张张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是“病毒式营销”者借助网民的迷信心理,以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恶意行为。
D. 转发“锦鲤”,看似没有造成个人损失,但刷屏的后果是让公众的注意力被绑架,使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12. 文中引述了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鲤鱼的传说,其用意是什么?
13. “锦鲤”图片在网上被频频转发,异常火爆,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11. D
12. 意在说明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就已经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
13. ①策划手段高明,运用“锦鲤”图片,切入点和包装都很好,大家乐意去分享和转发;②“锦鲤”图片成了“转运符号”,切合年轻人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③转发“锦鲤”图片没有成本(免费),契合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④转发“锦鲤”图片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可以让年轻人减少眼前的无助和失控感。
【解析】
【11题详解】
A项表述错误,唐诗中出现的“锦鲤”是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并非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锦鲤。B项表述错误,“中国锦鲤”图片成为了一种“转运符号”,成了某些人借“在线祈愿”以赚钱的工具,并不是在“信小呆”转发后。C项表述错误,原文意思是:这种“在线祈愿行为”被看作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并认为这呈现出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D项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仔细阅读文章,找出引述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鲤鱼的传说的句子据此分析可知,这些传说意在说明“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即说明第二节第一段话。
【13题详解】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文中句子“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做一个很好的包装,这样大家乐意去分享转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除了求好运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是一种紧跟热点的表现”,“动动手指转发没有成本,而且心理暗示如果对未来有帮助岂不是更好”等提炼作答即可。
相关阅读
1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3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5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6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