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公共场合应该多为他人着想
沟通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文明用语是沟通的桥梁……
理智不可缺,体谅待他人
近日有一视频席卷网络,视频中,一名男子在高铁上吃泡面,一名女子因孩子过敏要求男子停止吃面。在遭到男子无视后,该女子情绪激动,言辞激烈,辱骂那名男子。事件发酵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简述材料,按照写作要求概括)在我看来,那名男子应体谅他人,停止吃面;那名女子也应理智以待,不应辱骂他人。理智不可缺,体谅待他人。(指出二人都有错误,然后摆明自己的观点)
纵然该女子的言行有待商议,但她一句“整个高铁都知道不能吃泡面”却不失公允,也许还道出了同列车的人的心声。(探因分析法,就事论事)诚然(分析问题的标志性词语),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完全自由,但与之相伴的是责任。高铁是一个全密闭的环境,稍有异味便会祸及他人。这名男子也许饥渴难耐,但他完全可以选择面包等气味较小的食品。在高铁上吃泡面,不仅污染了车厢内的空气,而且还会为敏感者带来意料之外的伤害。(分析推理较为合理)同车厢的人不说,是对这名男子的宽容,(这是看问题的实质角度)但在敏感者提出要求后,理应停止这种行为。(语言得体)这名男子却对他人的要求熟视无睹。(这才是男子错误实质)显然,他在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后却无视了相伴相生的责任,更不懂得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半分。(指出错误的根源,点到了男子的痛处,这是考生写作议论文的深刻之处)
言及此,笔者不禁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紧张而严肃的高三生活中,许多学生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思考,而总有个别人,以问问题之名在教室里放声大笑,思虑万千之人大受干扰。这些在教室内喧哗之人显然之顾及自己的感受,未体谅他人,任那魔铃般的笑声横行霸道。管鲍之交之所以成为千古美谈,正是因为其中令人敬佩的体谅之心。但受干扰的同学也需保持理智,以礼相待。(联系自己的经历,紧扣试题要求,并且能够推而广之,例证也很恰当)
在高铁这样一张中国名片中,我们需展现应有的大国之态、中华美行,展现出与之匹配的高素质,而不是不体谅、不理智。只有当人人都能自觉为他人着想,理智面对不公,国民素质才能得以提升,才能展现大国之风。(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紧扣自己的观点)
理智不可缺,体谅待他人。让文明的春风,吹绿荒芜的原野。(强调观点,简捷收尾,干净利落)
高分启示:
该文最大的亮点在于考生善于就事论事,紧扣材料中的事件、人物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得入情入理;其次,是在批评之时语言表达恰如其分,得体;从文中的布局来看,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值得学习。不过,文章的语言表达艺术性还不够。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3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4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5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6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