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创作出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即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的空间。
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你如何看待?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袋。
【思路分析】
该作文题由两段材料组成,第一段材料旨在说明人们习惯留下各种物品,结果生活的空间被填充得满满的;第二段材料旨在说明有些东西要敢于放弃。“断舍离”,从而保证宽敞舒适的空间,材料的中心是如何对待这些生活中“无用”的东西。
从材料的表层信息立意:①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以真正的需求为中心,才能让环境变得宽敞,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不成为物质的奴隶。②收纳自己不需要、不用的物品,是对物品价值的珍视,现在不需要,不等于将来不需要,收纳以备不时之需,否则就是浪费的表现,缺少生活的优患意识。
从材料的深层信息立意:①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脱离有失本心的执念,解放心灵。“大道至简”,少即是多。②收纳、存储的东西虽无用,却是一段记忆,可以充实回忆,完满人生。③随时清理心中的负面内容,保留积极的内容。
【素材一】鸣蝉奋力地甩掉了无用的外壳,才获得鸣叫蓝天的自由;壁虎挣脱受伤的尾巴,才得以在危急时刻保全自己的性命。舍弃那些生命中不需要的东西,是一处智慧。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了官位,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并赢得了世俗的认可,才获得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而成为伟大的诗人。
【素材二】“断舍”生活态度,带来的是“离”的洒脱。先民有“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勇气,断去苦楚的爱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不玩桥牌、网球,断舍杂事后,只求在三点的阳光下写作,“断舍”后达到的“离”的境界,是对过去纷扰物什的清醒判断,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冷静思考,是对现在生活的热爱和活在当下的勇气。人在此时已卸下心灵的负累,腾出宽敞的空间。所谓不安与焦躁,也在通透可入阳光的心房中涤净。
拓展阅读
学会“断舍离” 人生更轻盈
最近,“断舍离”在微信朋友圈很火。这一概念原意为鼓励“放下心中执着”,有人将此融入日常生活:舍弃家里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的确,“断舍离”折射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与物质短缺的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需求多能得到满足,甚至往往是旧的未去,新的又来。手机型号必是最新款,衣服首饰必是最时尚,“新消费主义”成为一些人的崇尚。甚至对于信息的消费,也惟恐漏过自己所应该知道的,以致沉迷于信息海洋之中。然而,在不断追求、不断满足之中,不少人并未因此获得一种充实的幸福感,内心里却常常充满焦虑、孤独甚至恐慌。这让一些人变得疑惑,幸福不就是欲望不断被满足吗?为什么满足后反而有时又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有人问米开朗基罗,他是如何雕刻出《大卫》的。他回答说: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其实,人生同样如此,只有不断剔除多余的部分,“幸福”的轮廓才会慢慢显现。这多余的部分,就是“过载”于自己的欲念。
《老子》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事实上,一味热衷于获取,追求享受,只会在物欲的漩涡中迷失方向。要追求幸福,获得那种轻盈充实的人生,恰恰在欲念的不断满足中找不到答案。哲人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能让灵魂成长”。很多时候,主动卸下身上不必要的担子,少一些自我限制和羁绊,减少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过度追求,反而能让自己更从容淡定,更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张力。
现在,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反“四风”有些不适应,觉得不如以前潇洒自在。有的领导干部内心里计较于位子、票子、待遇等实际利益。有的工作起来拈轻怕重,敷衍塞责,有好处就上,见急难险重就避,见矛盾问题就躲。凡此种种,多源于欲念膨胀而责任缺失。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私欲、私念多而拖住了前行的脚步、压住了奋飞的翅膀。诗人说,鸟儿为什么飞得高,那是因为鸟儿让自己变得很轻。为官从政者,少些欲念,反而会变得更轻盈,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摆脱应酬的羁绊,可以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卸载心理上的“五子登科”,可以让自己更轻松地干事、干成事。少些利益算计、少些风险顾虑,可以使自己更好地经受砥砺,铺就通向成功的路基。可以说,在从政之道上,少些个人考量,多些为公情怀,所获得的视野与阅历,所达至的境界与高度,所享受的风光与心灵自在,又岂可与汲汲于名利富贵者同日而语?
人生像一辆车,轻车简行,不超载、不超速,就能顺利抵达幸福车站。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做减法,学会舍得与放弃,方能获得轻盈与灵动的人生。(人民网吕晓勋)
相关阅读
1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3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4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5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6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