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

发布时间: 2019-02-02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掉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围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到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于是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试题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闯不过就绕过
一株大树立在路旁,繁茂葱荣但却含有剧毒,你会选择硬闯还是绕道?料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绕路——这个人之常情的做法,当黑云压城,危险来临,闯不过则不如绕过,明哲保身才是明智。
我们并非伟人豪杰,面对“毒树”自然要绕,然而任是那置生死于度外的勇者,面对刀山火海绝壁湍河又有几人能闯?在适当的时候选择绕路,不仅能保护自己,更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只会“闯”的不是英雄而是莽夫,懂得“绕”的不仅是英雄更是智者。
眼看着灾难呲牙咧嘴地逼近,与其硬着头皮迎难而上落得个遍体鳞伤,还不如退避三舍,舍近取远。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难道不是最妙的一着?遥想那范蠡,深谙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远离了野心勃勃、不可共富贵越王,携手西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白衣胜雪,好不逍遥自在。他的“绕”,保护他避开了那危险的、有毒的爪牙,使他拥有安全而惬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拜那“绕”字所赐。闯不过则绕过,明此哲理方可保身,方可保全自己的宝贵生命和人身安全。
一代“诗佛”王维也是个明晰此理之人,他看见官场的黑暗险恶,绝不愿被卷入这漩涡之中,于是,他远远地绕开,寄身于辋川之畔的蓝天别墅,寄情于天地浩渺湖光山色之中。既然树有毒,何必尝苦果,想要“不中毒”的最好方法不正是躲开“毒源”吗?在危险前选择绕开的人,是最睿智之人,如果无力奋勇一战,又不愿被“毒”沾染,不妨像王维一般聪明地转身背对“毒树”,行到水穷之处,坐看茫茫云起。闯不过则绕过,明此哲理方可保身,方可拥有为人处世的绝妙智慧。
俗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就是说,明哲保身才是立身之道;相反,一味硬干,不知绕路之人却只会身败名裂,落得个两手空空的下场。《红楼梦》种的秋桐仗着自己是贾赦所赐,身份特殊,竟闯入王熙凤与尤二姐的斗争中,最终成为凤姐的棋子,下场颇惨。在危险的毒树面前,我们真应当如黛玉初进贾府一般“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闯不过则绕过,明哲保身,这才是最正确而明智的做法。
当一棵剧毒的大树伫立在眼前,不妨选择绕过去,这不是懦弱,而是为了自我保全;这也不是愚笨,而是一种处世智慧。“尽瘁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古木参天,毒瘴幢幢,没关系,让我们绕过去,继续向前走。



相关阅读
1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2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