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生活的清欢有所解读,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19-06-03
《云仙杂记》载: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苏轼《浣溪沙》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什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清雅恬适的快乐。一轮明月一袭清风,一壶薄酒一杯淡茶,便可寄托本心,活出清欢的格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生活的清欢有所解读,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展示】
人间最美是清欢
明达中学 黄译锋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林清玄如是说。
打小,我就爱看林清玄的散文,散淡,清洁,远离名利。尤其令我着迷的,是他那种能在当时灯红酒绿的台湾“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的生活态度。而他的思想,也如绵绵春雨般,细密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灵。
林清玄的散文致力于描写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简单干净的“清欢”世界。何谓清欢?清欢就是人生的减法,是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之后,回到最单纯的欢喜的那种境界。即使我当年少年而愚钝,读了之后还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觉悟。
这年早秋,我住宿于乡下的姥爷家,到了晚上家里没有空调,在床上翻来覆去只觉得燥热难耐,不得已只好出去散步。乡下的夜晚来得要早,九点多家家户户都已安然入睡。一轮明月高挂天心,将那清辉撒下了人间,因着田野的水汽,月色便有些朦胧,好似与雾缠绕在一起,弥漫在乡野的每一个角落。今夜没有萤火虫,却有草丛里的蟋蟀与树梢上的知了为夏夜伴奏。石子路旁含苞待放的花朵已沾湿了露水,在月光的照耀下,犹如一粒粒洁白纯粹的雪珠熠熠生辉。此情此景,我忽然对林清玄的人生清欢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对大自然中最简单,最单纯的事物感到欢喜,不正是一种清欢吗?顿时,我感到身边的暑气已是荡然无存,只觉浑身清爽,悄然独立于原野,那就享受这无边月色好了。
眼前这月,让我想起禅宗里有佛陀指月,以譬喻的方式传达了佛对于人生与修行真谛的理解。真理有如天空明月,手指表示明月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看月也并非一定用手指不可。指,只是一个过渡、一道桥梁;月,才是终极、本体。也就悟出:把书读好,其实是人生的桥梁。把人做好,才是人生的一轮明月。
月照今人,也照古人。清欢的生活,自古便受人喜爱。春秋吴越争霸,范蠡辅佐勾践复国,告别名利场,与西施泛舟于太湖之上。东晋士子遭弃,陶渊明挂印而去,归隐田园。唐代更有王维将山水园林搬至他的辋川别业,朝夕赏林游湖。古代文人雅士是如此喜爱生活的清欢。
是的,清欢是最简单却最让人快乐的生活,也是人在心若止水无欲无求时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只要心能如今夜这般静下来,生命便能直达清欢。比如:
在酷暑的毒日下,喝一杯凉茶;
在冬日漫天飞雪的小屋里,向一盆炭火;
在池塘边,看招摇的小花一朵;
在沙滩上,觅得一枚洁白的贝壳;
还有,在树林间问候一只亮羽小鸟,感觉出生命其实有更多欢愉的意味……
可是,对很多人来说,要做到这些好像太难了。尤其是对迷恋大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差不多与清欢是绝缘的。我们想在月夜里散个步吧,路上车水马龙,深夜仍呼啸而过。那就下馆子吃个夜宵吧,清淡一点的菜,几乎杳不可得,各色菜都是重口味。好吧,就点个沙拉吧,端出来吓人一跳——上面的沙拉酱比果蔬还多。
生在这个物质的时代,难以说清是福是祸,我们有了科技,有了娱乐,有了现代化的校园,却找不到最原始,最质朴的欢乐了。记得野史里说,乾隆下江南,在金山寺山头看江中船熙熙攘攘,便问住持和尚:“长江一日有多少船来往?”住持和尚说:“往来只有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这样看来,我们被物质文明带来的名利蒙蔽了双眼,仿佛被蒙上了眼罩,见不到一丝光亮,我们迷路了。
我知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一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年苏东坡由黄州调任汝州,虽仍为贬谪身,却不再以仕途沉浮为意。一路走来,入眼都是细雨,斜风,淡烟,疏柳,清清洛河水。野外景致,野外午餐,野外心境,都归结在“人间有味是清欢”。把名利放下,作者心里已充盈着灿烂的春天。
笑对一轮明月,流连忘返的诗人都回家了,今夜,我也该回家了。脚踩青草披离的小路,吟咏着东坡词,在这月色正好的旷野,我多少领悟一些意境里的清欢,是何等的闲适与潇洒!
让我们放下对世俗名利的追逐吧,“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就是人间最美的清欢,就是心灵纯粹的愉悦。

【点评】
“解读生活的清欢”的确是个大题目,作者巧妙运思,模仿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结构,用早秋燥热难眠,月下独步乡野,徐徐展开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开篇先以“林清玄如是说”破题,初步界说自己所理解的“清欢”。再借“住宿于乡下”,铺叙自然里的“清欢”之境,画面入眼清爽而纯粹。接着发端佛陀指月、雅士清欢的议论,可谓神思飞越。进而有当下物欲的反思,且适时嵌入乾隆下江南、东坡唱清欢的典。千余字的文章,犹如新竹解箨,转眼间生长已多。文章起始于对林清玄散文的欣赏,收结于对苏东坡诗歌的吟诵,布局谋篇有独到处。
文章也有着了痕迹的地方,秋夜田野境界有些促狭,支撑如此绵绵不绝的思考,还有些乏力。然中学生能有此等仿作,已属难得。



相关阅读
1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6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