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细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确定立意角度
1.从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性质审题,采取由果及因、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族祖种树,纪念定居——后人护树,写入族规——长成大树,泽被后世。立意角度有:(1)守护信念(规则、家风、文化、历史),终成善果(整合族祖、后人和后世)。(2)做当代事,立万世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创基业者当有历史(长远)眼光(以族祖的行为为切入点,兼顾后人和后世两个对象)。(3)传承优良文化(家风、规矩、信念),成就伟业。
2.从时评文的角度审题立意,采取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思维:族祖种树,纪念定居——后人护树,写入族规——长成大树,泽被后世,跨度三百多年,落脚点在当下:如何解决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材料属于带有强烈象征和隐喻色彩的宏大叙事。要求考生能采用类比和引申的思维方式,紧紧围绕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结合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话语来审视这个时事材料的实质。
立意角度有:
(1)社会发展与守护(坚守)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信仰)的关系:
a、当代社会发展(现代化)不可粗暴对待(否定)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信仰);
b、当代社会发展要有历史责任感(历史眼光),或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c、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信仰)对当代社会发展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应当尊重;
d、尊重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家风、老规矩、信仰),反对历史(文化)虚无主义。
(2)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a、当代社会发展(现代化)不可粗暴对待自然(环境);
b、当代社会发展要保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或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c、当代社会发展讲究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或绿色、生态、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
d、社会发展,是科学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3)传承优良文化(家风、规矩、信念),成就伟业。
3.其他立意,言之成理也可。凡是只抓住守护(坚守)、族规(传统、规矩、信念)、自然、环境这些概念中的一个,文章立意和分析论证不涉及作文材料,架空进行泛化写作或套作,一律在40分以下。
考场范文
坚守传统亦可寻得发展
金家后人世代保护祖传红豆杉,而今红豆杉亦给他们创造了难以估量的收获。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对传统的坚守,而且也向我们证明了坚持维护传统亦可寻得发展。
在中国发展百余年来总有一种声音叫嚣着摒弃传统,而金家后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此的一种否定,同时也向我们展示继承传统是新时期发展的有力途径。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由于对传统继承与保护的缺失才有了今天众多的遗憾。过去,我们总认为传统即落后,它既不能带来经济价值,也不能吸引外国游客,还耗费人力物力去维护。但如今,发展迅速的今天,金家后人对传统的开发让我们看到发展有另一种可能,即在传统中寻得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像金家后人一样坚守传统寻得发展的例子并不少见。我国云南的古城古文化开发便是一个有力证据。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而今,物质极度丰富精神缺失的问题日益突显。而像金家后人一样,作为传统继承人的我们亦可以接过前人手中的担子发展传统。而事实上这样去做的人是越来越多。每年冬天,西安雪景都会火遍朋友圈,隔着屏幕我们也能感受到“雪满长安道”的那一点哀愁几分萧索。这也让人我们看到:中国传统的市场其实很大,从传统中寻得发展更非什么难事。个人的利益并非不可与传统挂钩,坚守传统的同时亦可以寻得发展,享得利益。
正是由于金家后人对传统的保护,才有了如今难得一见的参天古木和其带来的经济效应。纵观国内外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今你漫步于乌镇便可发现在这个已被现代化洗涤的城市仍然葆有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这里有无数的人做着进出口生意,亦有无数的人选择坚持传统,而且传统也确实带来了发展。近年来“国学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何尝不是国人对于传统的呼唤?!去年为一场营销酒而开办的微博诗会也能引发数万网友的参与,大有“国人诗性未死”之势……这些事件难道不正是传统中可以谋发展的铁证吗?
坚守传统的意义已经被金家后人的故事诠释得明白透彻。在21世纪的今天,坚守传统寻求发展,实乃上上之选。
让坚守成为一种习惯
朔风烈烈,极北之海,有人持汉节,沐日月。月华皎皎,芳草凄迷,有人歌幽篁,醉山林……
穿越历史的风烟,我们可以在很多古人身上看到他们闪光的品质——坚守。
而金氏族人按照家规,世代守护一株红豆杉,每当灾难来临也不忘守护,这一守护,便是三百余年。这就是一种坚守。
试问:这世间能守护一棵树三百余年的有多少?即使是家规严明,金家人也完全可以修改家规,弃树于不顾,毕竟,守护一棵树不仅费心费力,灾难来临时,还有诸多不便。但金家人没有选择便捷的方式,而是将家规,将守护一棵树的责任,坚守了下去,而今天,树也给了他们回报,每年给村里带来数百万元收益。这是他们的坚守让他们获此馈赠。
而金家人三百年如一日地坚守正是当今社会人们缺乏的。这个时代,三心二意之人太多,而能始终如一的人太少,不论是坚守自己的决定,还是坚守自己的心!社会的潮流磨平了许多人们的棱角,使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从众而行,人云亦云;世事的沧桑也使许多人忘却了初心,交出底线,一再退让。坚守,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然式微。
金家人的事例就仿佛黑暗森林中的一点萤火,明灭依稀却可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坚守到最后,总会有所收获。若是行为上的坚守,你或许东过北墙撞南墙,但吃一堑长一智,南北墙不是爷去处;或许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定睛已是凌云处!总之,这坚守不会让你一无所得。若是心灵上的坚守,你要么树下坐得醍醐灌大顶,大彻大悟,要么灵心开辟一瓦尔登湖,诗意栖居。
鲍鹏山在《风流去》里将庄子比作高悬精神天空的明月的守护之树。一棵树,孤独地守望月亮,这是庄子的坚守。
“君子仕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破车敝裘,周游列国,这是孔子的坚守。
“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旧友叙说平生,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这是嵇康的坚守。
……
坚守或许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持正;或许是“众人都将此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勇敢;或许是斯巴达克斯为着心中的太阳城挣断绳索的激情……
“生命,在滂沱的雨后,总能成诗”。若我们每个人能让坚守成为一种习惯,生命,总会成诗。
守传统之根 种未来之树
三百多年前为纪念定居种下的一颗红豆杉在十六代人的守护下挺过风雨,长成参天大树,同时其繁育出的杉苗如今每年可带来巨额收益。
金家世代守护的,不仅仅是一颗红豆杉,更是金家家族的“根”。在守护中,族人凝聚力量,在血脉相承的亲情里,家族的精神浸润到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红豆杉长成参天大树,金家人隆兴庞大家族。
正如金家后人遵循家规、守护传统而兴盛如斯一样,只有守住了传统之根、正根固本,根才能长成未来荫蔽子孙的参天大树。
曾国潘乃晚清重臣,家庭宗族庞大,人丁众多,他制定了严格的家规,严肃治家,遏制不良风气对家庭发展的影响,让曾家在那个贵族子弟皆堕落成性的飘摇年代脱颖而出,家中子弟皆为成器之才,而且在多个领域有较高造诣。一百年来,曾国潘的后代谨循家规,严于律己,几代人共同守护家族的浩然正气并延续传承家族传统的精髓,子孙后代皆堪人杰,这可说是当之无愧的世家大族。
最近新闻报道的广东有一家人,四代从医。从民国时期祖辈所从事的传统中医到现在孙辈所从事的现代临床医学,皆是源于家庭传统中对“救死扶伤”之根的不懈追求和世代传承。这也不可不谓是对传统之根的坚定守护。正是这种坚守,我们才有幸认识并了解这一家子,才能再次感受到对传统坚守的润泽之功!
家有家的传统,国有国的精魂。国是家的集合,没有国,哪成家?我们既要守护家族传统之根,也要守护国家之根、民族之魂。
正如前几年大火的节目《汉字听写大赛》中所暴露的问题——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如若不对守护传统加以重视,国家之根便会摇动不稳,民族的发展也必将受到影响。不过好在开始有《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优秀记录片的存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度有所上升,人们逐渐意识到“根”的重要性。无论时代发展怎样迅速,我们都不应该忘了捂热传统文化。只有带上根,才能走出去,并且走得远、走得稳。
故勿忘:只有守住传统之根,方可种出未来的参天大树。
相关阅读
1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2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3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4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5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6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