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主要是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

发布时间: 2022-06-0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主要是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杂谈》)
材料二: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在阅读中,我们的心灵羽翼丰满。(余秋雨)
结合对上面材料的整体理解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篇作文是紧扣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召开的热点而出。阅读的意义不仅利己,重要的是在于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需求,作为当代青年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扎扎实实从阅读做起,既要在阅读中成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要担负起文化强国的责任。
总观两则材料,立意指向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结合对上面材料的整体理解”的提示,学生审题立意时不可偏颇一则材料,要综合考量,两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谈“阅读”重要性。
材料一,旨在强调阅读专业书籍的重要性。鲁迅的话告诉我们,读专业的书,是安身立命的要求。也告知我们,读这样的书,说起来目标不一定高大上,而且还很枯燥甚至痛苦,还不乏“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可怜。在论述过程中,可以联系一些成功人士“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经历,引用名言警句,证明读书“专”之重要。对照当下,针对一些年轻人不爱读专业书籍,耐不住寂寞做学问的现象,树靶子批驳;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不但自己一无是处,更难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
当然,论证中不要偏激地引导人们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功利性,一定要注意立意的正面导向,切忌偏颇,以致走向反面,进而违背 “立德树人”的要求。
材料二,可以理解为谈阅读“博”的重要性。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强盛史。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假如暂时行不了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
在论证中,可以辩证地进行理性分析,读书贵在“博”,博观约取,助力成功的人生。对“博”也要辩证看待,既不能良莠不分去读,也不能沉溺网络只是碎片化阅读。一切阅读要以丰富自我、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与才干为宗旨,这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
只有谈明白了“阅读”的必要和重要,再谈“怎么办”就水到渠成了。实际上习总书记在贺信中已经明确我们正确的做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具体写作时可以先列举在阅读方面不好的现象,树起批驳的靶子,采用驳立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述,采用“反(反面树靶子)——正(正面立论)——合(辩证论述)” 的思路展开;或者采用“正(正面立论)——反(反面树靶子)——合(辩证论述)” 的思路展开。

参考立意
1.“专”是职业需要,“博”是精神需求。
2.“专”“博”结合,打造精彩人生。
3. 阅读要“专”,也要“博”。



相关阅读
1 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 【查看全文】

2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广东省高三适应性考试)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 【查看全文】

3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写作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查看全文】

4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一) 我的家乡洞口,有周总理亲自命名的特产雪峰蜜橘。而我要介绍的是家乡的洞口塘。 有山的地方一般是有水的,洞口塘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形状 【查看全文】

5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一)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栽着许多柳树。 春天柳树长出了点点嫩芽,微风轻轻地吹着细长的柳枝慢慢地长长了,树干也变得粗了、高了。夏天 【查看全文】

6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