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19-03-07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针对大树离开原来的环境的现象,人们有三种议论:一是认为应该离开原有环境,二是认为离开原有环境是有代价的,应还要适应新环境,所以要慎重,三是认为不必离开原有环境也能发挥才能。所以,可以挑一种观点来写,但必须紧扣生存环境来写。
写“成功需要付出代价”跑题,孤立去写“是金子总会发光”而不去强调适应现实环境也不对。三种议论是三种方向,如果平均用力,把它们当三个分论点去写就是没有从总体上看懂,是乱写。因为从第一种议论出发是要谈孟母三迁之类的,从第二种议论出发则要谈安土重迁之类的,从第三种议论出发则要谈适者生存之类的,完全不是一种思路。
“改变环境”与“改变自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命题,我们在面临各种各样挑战,就必须认真研究题目内容。“改变环境”与“改变自己”一般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有彼此交流的过程,并且应该达成一定的意向,有一定的收获、感悟。“改变环境”与“改变自己”其指向性比较明确,必须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而“漫谈”则比较散漫,没有一定的中心或主题。
“改变环境”与“改变自己”在文体上比较宽松。可以写成议论文,阐明对话的意义、方式、指明对话的目的等等;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某次和某人对话的过程;可以写成散文,有一定的叙事因素,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一定的议论深度,等等。

重塑自我,成就壮美人生
有人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也有人说只要自己出生在优越的环境里就能成功……可是,我说成功需要重塑自我,成功需要适应生存环境,成功需要付出代价……
巍巍青山,溪流安于现状,沿道而上,它还是溪流永远成不了破崖飞涧而起的瀑布;绵绵大地,种子畏惧砖石,安眠地下,它还是无人知晓的种子永远成不了破土而出的花草;芸芸众生安于平凡,不思进取,他还是无名小卒,永远成不了历史的丰碑、社会的栋梁之树。
沿着历史的轨迹,寻找历史的车轮,有不愿随波逐流甘愿投河自尽的屈原,也有忍辱负重为人类留下“照尘寰”巨著的司马迁。前者死得其所,展现高洁的品格,但也留下了悲叹,他活着依旧可以保持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也可劫后重生为复国大业奉献一生;后者虽被当时人所耻笑,但他重塑自我,适应生存环境,实现了伟大的人生价值更可敬可佩。
环境有时并不尽如人意,但不能抱着“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守旧思想,不去利用环境或改变新环境,不断提升自己,只是坐着等待别人发现自己,这是不可取的。
成就壮美人生,需要整修自己,努力拼搏,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中国的张海迪,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就是因为她不屈不挠,整修自己的心智,弥补身体的残缺,对一个残疾人来说肯定会有很大的困难,但她克服了。她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成功,并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
重塑自我,需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当雏鹰第一次飞翔时,也许会有跌落崖底的危险;当我们第一次去新环境时,也许会有诸多的不适和挫折,只有如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灵活锐利地抓住机遇,成就人生。
重塑自我,还需要会改变生存环境。移栽的树之所以能受到赏识,不仅靠它的整修,还有它生存环境的改变。如果原来生存的环境无法展现自我,就要有勇气走出原有环境,也许会有许多不舍,但为了更远的目标,需要勇气敢走出。
重塑自我是自我完善和自我的提升,是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成功的关键,环境的适应与改变是能力是重塑自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重塑自我,成就壮美人生!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