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④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陪伴”。“陪伴”这个词语可以用来指两个或多个个体在一起的随同状态,即实指;也可以用来指两种或多种事物互相依存、共生的状态,即虚指。写作时,既可用实指义,也可用虚指义。相比较而言,用实指义写文章更容易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用虚指义写文章更容易写深刻,立意上出奇制胜。“陪伴”的话题、内容,可取材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可以是陪伴别人,也可以是被别人陪伴;这种陪伴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可以写人,还可以写物。就体裁与形式来说,可记叙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对“陪伴”发表看法,写成议论文。就作文取材范围讲,基本有以下四方面:一是个人成长中的情感,譬如亲情、师生情、友谊等,考生至少也能想到父母亲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陪伴;二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譬如书籍、试卷、书包、日记、小树林、林荫道、小河流等,每个事物,都能印证青春岁月中的生活片段,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三是社会思考:环境、住房、道路等,都能在考生的成长中留下回味,考生的思维能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四是生活感悟,如智慧、忧愁、热爱、感恩、烦恼、劳累等,看似无形的东西,也可以聚焦心灵世界的感悟。
立意参考:①书伴我成长。谁的成长能离开书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回忆自己读书的历程,写出书对我们的影响进而突出书如何陪伴我们的成长。②亲情的陪伴。亲情就像是一颗明星,给迷失在黑暗中的我们指引方向;它又像是一根绳索,将一家人的心紧紧连接起来。因为有了亲情的陪伴,我们的人生充满着幸福与快乐。③友情的陪伴。友情是火,点燃我们生命的热情;友情是船,帮助我们渡过人生的险滩;友情是糖,滋润我们人生的岁月。有友情相伴,人生的路上才会领略更多的风景。
陪伴
“呼呼……”
屋外的风在雨中狂吼,乱箭似的急雨打在窗上,形成一道道帘子。 此时此刻,我虽然待在温暖的屋里,却思绪万千,心情如这天气般阴郁。如果我在明天的比赛中发挥不好,那岂不是浪费了你的金钱,枉费了你每日的陪伴吗?
其实,我早已练熟了参加比赛的曲子,但如今心中依然是惶恐不安,始终不得平静。
这时,门开了,你走了进来,轻轻地安慰我:“不用紧张,我会为你叫好的!
听了你的话,我的心一下子有了依靠,安静了下来。是呀,你总是陪伴在我的身后,默默地为我打气、叫好!以前是这样,现在亦是如此。
第二天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一进场,看到台下那密密麻麻的人,我又开始紧张起来。
陪伴在我身边的你,看出了我的焦虑,便用双手紧紧地搂了搂我,安慰道“别紧张!上台后按你平常在家练习的那样演奏就行。在台下,我会为你叫好的!”
又一次听到你的鼓励,我的心底慢慢涌出了一股力量。是呀,有你为我叫好有你作为我的强大的后盾,我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我又有什么值得紧张的呢?我又有什么理由轻视自我呢?
放下包袱后,我自信地走上舞台,坐到钢琴边,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琴和手上,弹起优美的旋律……
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我刚要起身,此时,只听见你用我所熟悉的、亢奋的声音,大声地为我叫好,接着,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回荡在演播室的各个角落,久久不息……那场面,我永生难忘。你的鼓励、你的加油、你的喝彩……我永远铭记。
妈妈,如果没有你,我怎能贏得那么多的掌声呢?没有你,我又怎能如此优秀呢?没有你,我怎能一直不停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妈妈,谢谢你的陪伴!
相关阅读
1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