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为_____点赞,要求:点赞,表示“赞同”“喜爱”

发布时间: 2022-06-12
半命题作文
题目:为_____________点赞
要求:点赞,表示“赞同”“喜爱”,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点赞”,即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表示肯定、支持、喜爱、赞美之情。因此,“为_____点赞”这道作文题实际上就可以替换为“为_____赞叹”“为_____鼓掌”“为_____叫好”等题目。读懂了题目,那如何补题呢?正常情况下,就是直接用值得为之点赞的人、事、社会现象进行补题,比如“为身残志不残的他点赞”“为光盘行动点赞”。但如果能别出心裁,补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让文题与众不同,那就能先入为主,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比如同样是赞扬残疾人的坚强,你若把题目补成“为风雨中不屈的生命点赞”,效果就不一样。所以,同学们补题时要尽量补出新意。文题中“点赞”这个关键词决定了本文的主旨是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各种传递正能量的言行喝彩。着眼于个人,去赞美、支持他们,这样的立意无疑是准确的,但如果同学们能够把视角再抬高一点,去为国家、民族点赞,为大自然的慷慨无私点赞,那立意自然高人一筹。
选材构思:要求写成记叙文,在构思时既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之势;更要对文章的主体部分精心进行布局,以使故事线索明了,过渡自然,情节波澜不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比如写“为‘吝啬’的表妹点赞”这篇作文,就可以“误会”为线索,先写表妹太吝啬,引起我的误会;然后写表妹忍气吞声,隐瞒误会;接着写表妹在爱心行动中捐款第一,打破误会;最后写“我”理解表妹,解除误会,如此环环相扣,自然就能打动人心。

范文:
为失败的她点赞
外婆生病住院了,星期天上午,妈妈带我一起去看外婆。
已经是三月了,春阳暖暖地照着大地,不时有微风吹过,小草们轻摇脑袋,好像在欢迎我们。妈妈扶外婆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悄悄拉起了家常。我则在偌大的草坪上欢快地奔跑起来。
突然,不远处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一位年龄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草地上练习行走,旁边站着一位女子,手里拿着两根拐杖,应该是这名女孩的妈妈。
只见小女孩刚刚迈出右腿,身子便向右一倾,摔倒在地上。她的妈妈赶忙扔下手中的拐杖,去把小女孩扶起。小女孩稍稍站稳后,推开母亲的手,再次迈出右腿,谁知身子一晃,她又失败了。
我听到了小女孩的啜泣声,她的妈妈也在抹眼泪。看来,这位小女孩的双腿一定是受过伤,现在正进行康复训练。三次都失败了,肯定摔疼了。还是明天再训练吧。
可就在这时,那名小女孩再次在母亲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喘着气,半握着拳头,紧咬嘴唇,再次开始了行走。一步、两步……谁知,小女孩再次身子一歪,倒了下去。
小女孩的妈妈搀着她坐到一张椅子上,轻轻敲打着她的腿部。本以为,在一次次失败面前,小女孩会心生畏惧,选择退缩。但让我想不到的是,不一会儿,那名小女孩又开始训练了,当然,等待她的仍是一次次失败……直到妈妈叫我回病房,那名小女孩还在继续试走。
我的眼睛湿湿的。我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了张海迪,想起了海伦·凯勒,他们都是在一次次失败后,继续坚持,最终“站”了起来。所以我坚信,眼前的这名小女孩虽然现在屡屡失败,但她终究会稳稳当当地站起来,迈开步子,行走自如。
我要为这名失败的小女孩点赞,为她的坚强、勇敢和执著点赞。



相关阅读
1 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 【查看全文】

2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写作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查看全文】

3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一)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栽着许多柳树。 春天柳树长出了点点嫩芽,微风轻轻地吹着细长的柳枝慢慢地长长了,树干也变得粗了、高了。夏天 【查看全文】

4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广东省高三适应性考试)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 【查看全文】

5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一) 我的家乡洞口,有周总理亲自命名的特产雪峰蜜橘。而我要介绍的是家乡的洞口塘。 有山的地方一般是有水的,洞口塘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形状 【查看全文】

6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