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一脸茫然。
很多学生坦言还没去想这个问题。
老教授又问:“那你们未来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回答:“想考自己喜欢的大学,未来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
老教授说:“你们难道没有想过未来为祖国贡献自己?”
很多学生说:“小时候想过,现在没想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本则材料是由某著名教授与省重点高中的高中生关于未来人生规划的对话组成。事件起于老教授的一个问题——你们未来准备怎样为祖国贡献自己呢。然而,出乎教授的意料,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未来的人生中没有“祖国”,有的是“喜欢的大学”“更好的工作”及“更多的钱”。当教授对高中生未来人生中缺失“对祖国做贡献”再度质疑时,学生表示“小时候想过,现在没有想了”。未来的人生规划是每一位高中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未来的人生要如何规划,人生规划是否需要以为祖国做贡献为基础,也是很多考生在思索的问题。故考生对材料的中心话题并不陌生。但是,形成怎样的看法,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却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首先需要关注材料中呈现的两组矛盾:其一,老教授认为应以为祖国做贡献为基础来规划人生,学生却只想到自我——喜欢的大学,更好的工作及更多的钱;其二,学生说小时候想过为祖国做贡献,现在没有想了。老教授与学生在对话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观点是当下高中生在人生规划中普遍的想法——关注个体的命运,忽略国家的命运;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不顾国家整体的利益;关注个体抱负的实现,不顾国家理想的追寻。这是学生在人生规划中没有处理好“小我”与“祖国”的关系。那是不是学生在规划人生时从来都这样呢?由材料内容可见小时候不这样。那么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报效国家的想法就从人生规划中消失了呢?原因直指当前教育机制的不健全,人才培养标准中的缺陷,如在教育过程中,唯分数论的思想左右一切,再如社会中功利主义之风对教育的影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考生在作文中要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也不意味着学生要回避现实存在的真实问题。就材料内容而言,它的立意是开放的,材料只呈现出情境和矛盾,考生从材料情境出发,基于对矛盾的分析和探究,在立意上就是合理的。无视材料或者抓不住材料的观点在立意上就可能出现偏差。
具体说来,角度一:教授,教授认为人生的规划要立足于为祖国做贡献的基础之上,你怎么看;教授不断质疑高中生的人生规划只关注“小我”而忽略“祖国”,如何看待教授不断质疑的行为。
角度二:高中生,如何看待教授第一次提问时学生“茫然”的表现;如何看待学生只有“小我”的人生规划;为什么学生说小时候想过为国贡献力量,长大后却不想了。
角度三:综合,当下的高中生要怎样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为祖国做贡献这一点在高中生的人生规划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抓住材料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即为合理立意。
小我与大我
一位大师曾说过:小我中独善自己,大我中胸怀灵宇。
小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注重方寸与利益,付出与收获;大我是大环境下的我,与局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共鸣,也就是与集体、民族、国家利益有关的。
我们每个生活在世间的人,都有责任为了生活去奋斗,为了名利去拼搏,这样自己过得好,家人也过得好。但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大我的环境就没有小我的生存与发展;当然大环境能不断发展,小我才能持续生存。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或缺的。
大我与小我的概念,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大圣人孔子就提出了。
孔子有一名弟子因帮助别人后接受酬谢而遭人指责,然而孔子却褒奖他的行为能带动更多人行善。另一名弟子在赎回本国奴隶后却放弃向官府领回代垫的赎金,大家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孔子却严厉的批评了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回。作为圣人,孔子的言行为何如此不合常理呢?这是因为圣人的一言一行都注重于从大我出发,不计较小我得失。这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取舍。前一个弟子舍弃了为自己争得名誉的机会的小我,但能带动更多人行善,从而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而后一个弟子尽管他的出发点是高尚的,获取了个人美誉,却在无形中破坏了大我发展的存在条件。
在近代伟人鲁迅先生身上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因为认识到民族精神上的麻木比民族躯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于是毅然拿起笔杆,为劳苦民众呐喊。从小我的角度来看,以鲁迅先生品行当一名医生,无疑是一辈子受所有人景仰的。但他却牺牲了小我,选择了大我,为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去抨击黑暗腐败的社会,也饱受反动阶级的攻击与迫害。鲁迅先生为此还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励志名言。
也许会有人说,这些都是圣人与伟人才能做到的事啊。其实,我们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分子,也经常面临着小我与大我的抉择与取舍。
拿前段时间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来说,众说纷纭,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如果从从小我与大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应该是很明晰的。在5.12汶川地震危难发生时争先逃跑是人的天性,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不值得争议。倘若“范跑跑”不在网络上大肆宣扬他抢先逃跑这个行径,他还是受学生们崇敬的有才华的老师,他的小我形象还是美好的。可“范跑跑”的言行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这就损害了大我,是不可取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既非圣人亦非伟人,应该尊重小我而尊奉大我,也有义务为制造一个大我的环境而做出正确抉择,更不能注重于小我的完善而破坏大我的进步。
相关阅读
1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2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3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4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5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6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