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主义行为通常是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对于人们为何会有利

发布时间: 2022-11-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利他主义行为通常是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对于人们为何会有利他主义行为,学者们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儒家相信利他主义行为是“人性向善”的本能显现;“亲族选择说”认为人们对诸如兄妹子孙之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友善是为了基因繁衍复制;“互惠利他说”则认为许多看似利他的行为其背后隐藏着在社会中互惠互利的动机;“群体利他说”将社会群体视作一个有机体,这一理论相信利他的社会比利己的社会更适合于生存,人们出于理性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行为。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利他主义行为”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定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要求】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部分可以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定义,二是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审题要注意如下几点:
(1)材料里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利他主义行为”,文章的议论分析要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这一概念在写作中不宜被替换成“利他主义”或“利他主义者”;
(2)学生作文中对“利他主义行为”的阐发可依据材料中的定义,也允许重新定义,但要合情合理;
(3)材料中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四种理论解释属于提示性材料,而非限定性材料,考生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原因分析可以以这四者为基础,也可以超越这四种理解;
(4)材料中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原因分析有一定的历史社会发展脉络,又呈现出两两对立的矛盾性,考生审题时如能关注到材料本身的特点,并对此做出合理的研判,判卷时可适当提升得分等级;
(5)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如果考生能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或共同富裕等历史、现实情境加以阐发,判卷时可适当提升得分等级。

本题在材料中列举了“利他主义是人性向善的观点”“亲族选择说”“互惠利他说”“群体利他说”,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利他主义”是向善的,可以利亲人、自己、社会整体,应该说利他主义是积极的,指的提倡的。我们在写作时,可以从“利己”和“利他”连个角度分析,从而得出“利他”的意义。由此可见,本道作文题的目的是通过引导考生对利己和利他进行思考,让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生立意时可选择其中一类,明确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展现自己的思考,但选择第一类观点立意更佳。
参考立意:
①利己之时,莫忘利他。
②利他之路,应该有“我”。
③活出本我,活出精彩。
④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相关阅读
1 有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人却认为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这一刹那可能是一种

作文 有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人却认为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这一刹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也可能是酸涩或刺痛的感觉。而这正是生命拔节的时候,你长大了! 请以 【查看全文】

2 忘不了你的作文

忘不了你的作文 (一) 马老师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张白皙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工作认真、关心学生是我敬重她的重要原因。 有一天晚上,我吃过 【查看全文】

3 关于尊师重教的作文

关于尊师重教的作文 (一) 得满树桃花开,他日桃李报恩来。一个人,他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能忘记培育过他的老师。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识带给人类无 【查看全文】

4 1942年,徐振明刚入军营,他多次听说了杨靖宇将军坚决抗日、英勇牺牲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2年,徐振明刚入军营,他多次听说了杨靖宇将军坚决抗日、英勇牺牲的故事,他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1950年,徐振明随志愿军 【查看全文】

5 感动的瞬间满分作文

感动的瞬间满分作文 (一) 时间消无声息地走着,层层高楼平地而起了,朵朵白云飘走了,一个个新生命诞生了时间从不会停下它匆匆的脚步,花凋谢了还能再开,依然美丽:楼垮了 【查看全文】

6 关于逛超市的作文200字

关于逛超市的作文200字 (一) 我非常喜欢逛超市,平时没事干,就到超市里去闲逛。 今天,我又到超市里逛,一进去,就听见悦耳动听的歌曲,萦绕在整个大厅里,好象在向顾客诉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