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句话,读之令人警醒——“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生存的压力与竞争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敌人”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正如照相机不知道敌人是手机,方便面不知道敌人是“饿了么”。
而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再次引发了民众的热议与深思。该片以前瞻性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可以说“科幻”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忧患”。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领悟?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部分看成两则材料),均与刘慈欣的作品有关。对于这两部分,我们立意的基础是“异中找同”,材料第一段主要由刘慈欣《三体》中的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进行列举。而材料第二段则是由热映的《流浪地球》谈起,其关键词为“忧患”。这就要求大家思考时必须围绕两则材料综合立意,不可剥离材料,片面思考、断章取义。题目并未体现出是两则材料,只是两个段落,即两段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命题者在有意提醒大家注意材料的整体性和审题的全面性,命题者想通过这个文本传达一个核心的思想,这个“核心”就应该是大家的最佳立意。对于这样的新材料作文,我们首先应从理解材料入手。材料中提到的“敌人”显然不是自己同领域的,这样的敌人难以预料,也就是说每一个主体并不是被自己的同行或对手打败的,打败他们的应该是这个时代。所以“我消灭你,与你无关”中的“我”和“你”并不是真正的对手,而是一切我们无法预料而皆有可能的事物。所以当对手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对立关系时,就容易使人们懈怠,反其意而立之,我们只有时刻警醒,高瞻远瞩,紧观时代变化,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思考就与《流浪地球》中的“放眼未来”“忧患意识”不谋而合了。基于此,我们可以谈“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等,再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看法,要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
2.心怀忧患,放眼未来。
3.关注时代发展,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4.既要远虑,又需近忧。
错误立意:1.谈生存的压力。2.谈竞争。
人需远虑 还要近忧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一语道破人类应该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如何面对一切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尤其在这个“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的时代,在这个“敌人”随处潜伏,不可预料的社会,我们更应该高瞻远瞩,心怀忧患。
心怀忧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打败尼康的,不是佳能,竟是2000万的柔光自拍;打败康师傅方便面的,不是白象、东三福,而是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与自己无关的产业最后竟消灭了自己。究其根源,还不是这些企业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格局不够,无备有患。正如以前瞻性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的影片《流浪地球》告诉我们的一样:人需远虑,还要近忧,如此我们才不会“流浪”。
华为为何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次又一次令国人沸腾?还是在于其有长远眼光、全球视野,当别的手机厂商盯住流量、注重外形之时,华为已经在拥有领先世界的5G技术之下又将眼光投入到正在兴起的无人驾驶领域。难能可贵的是,高瞻远瞩之下,华为又能常怀忧患意识。华为的企业文化推崇“狼”的精神,以敏锐的嗅觉,警觉的姿态,假想一切不可预见的“敌人”,常怀进攻之志,永葆奋斗者的风貌。正是这份“远虑”“近忧”,让华为长盛不衰,愈显锋芒。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生活中,我们只有居安思危,既需远虑,又要近忧,才可以退求进,以危求安,不被别人“消灭”,长存于世。尤其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下一个竞争对手会是谁,打败你的不是“敌人”,而是这个不可预测的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个开阔的视野,多维思考问题,说不定想到的某些点,就能串联成线,就可以比别人早一点看到未来,看到机遇。“岁月已往者不可复,未来者不可期,见在者不可失”,面对不可预料的未来,唯有立足当下,心怀忧患,多一份危机感,才会多一份面对未知的从容!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只有增强忧患意识,高瞻远瞩,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才能把握主动权,化解风险挑战,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如此才能确保中国梦的航船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相关阅读
1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