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些年,以李咏、马东、刘建宏、柴静、张泉灵、张羽为代表的诸多央视名嘴纷纷辞职,转战新媒体,他们在央视大门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2)主持过《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的白岩松1993年开始进入央视,时至今日依然在坚守岗位,他说:“守土有责,在央视可能会比去互联网更好。”他还在自己的新书《白说》中直言要“做好你一个新闻人该做的事情”。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词:坚守、变通
这是一道多材料的思辨类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评判和理性思考能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坚守”与“求变”是一个现实性极强的话题,许多珍贵的东西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是坚守还是求变,成为我们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此论题看似宽泛,实则需要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关键是要弘扬正能量,在其丰富的内涵上做文章。第一则材料呈现的是“离开”问题,第二则材料呈现的是“坚守”问题。整体上看,是对选择与事业(成功)的探讨,此问题关涉到在人生的选择上,是根据自己内心的追求不懈坚守还是尝试开拓。央视名嘴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展示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命题。审题立意时,应理解“离开”“坚守”的丰富内涵,“离开”可以理解为改变、超越、告别、放弃等,展示出一种开拓的勇气和气魄,更有美好的期待和憧憬。“坚守”可以理解为坚持、守护、留下、传承等,展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恒心,由此可以联想到必胜的信念、肩负的责任、高雅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传统的美德(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理解透材料的含义,就可以紧扣在人生事业选择上的“离开”和“坚守”这两个关键词,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体验展开联想、想象,选好角度,思辨立意(可以有所侧重),从而写出有思想深度和辩证智慧的文章来。
【立意】
1.守正与变通,成功之两论。
2.坚守本美丽,嬗变亦芳华。
3.守变交融,方为上策。
4.嬗变求进,坚守求本。
5.坚守本心,砥砺奋进 。
6.坚守内心信仰,选择多彩人生。
7.忠于职守甚美,与时俱进亦佳。
8.涛拍坚守之魂,风颂嬗变之心。
【素材】1、有个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500字,文章写完后,他反复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出去。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来没有片言只语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他多年坚持投稿的刊物总编寄来的,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相对苍白。当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于是这个青年改练书法,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2、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上方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金200美元。”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有人问管理人员为什么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几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会让动机不纯者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变罚为奖,变管住人人的被动局面为人人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这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了一下管理的支点。
3、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地区。那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临别时赠与他两袋金子为酬谢。另一位商人听说后,不禁为之心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么?于是,他带着两袋大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也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决定赠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4、犹太有句名言,叫做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就把豆子拿回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不好卖,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再卖不出去,索性再次移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坚守自己高洁的品行,在山穷水尽时应学会变通”这一中心论点,从“坚守是一种执着,一种挺拔,一种柔韧”“有时候一味的坚守是行不通的”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变通趋时虽好,坚守初心亦佳
《人民日报》曾言: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在波涛汹涌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发展与走向都与社会的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就是在变通与坚守之中寻求平衡,谋求发展。
笔者认为,不管是辞职转战新媒体寻求更广阔天地的诸位央视名嘴,还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白岩松,都自有风采。重要的是离开的人能够不忘初心,依旧坚守自我内心纯净,留下的人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博,拓展人生宽度,如此,方为最佳。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变的是时代的台阶,不变的是时代的根脉。变通与坚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如何在变通与坚守之间寻求一个完美的平衡,才是选择的关键所在。旧时的闭关锁国,自封“天朝上国”换来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统治者美梦的彻底破碎,而新中国“五四”青年的觉醒与近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得到的则是国强民富的馈赠。所以就个人而言,不论是坚守自我还是创新求变,都应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下实现人生价值。
《诗经·大雅》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邦国,但其使命却在于革新。同样的道理,中国虽然是文明古国,但要想长盛不衰,就要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那么折射到个人,一个人要想完成目标,到达理想的彼岸,就需要在变通中坚守初心,在坚守中趋时求变,两者并驱,通达远航。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辞职的央视名嘴与坚守岗位的白岩松,并没有对错之分,而是追求不同,自我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林语堂曾说:“我要有能够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对比那些盲目从众、认不清自我的人,他们都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不论是变通趋时还是坚守本心,都有可取之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念不同,没必要非争高下。
新时代的中国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传统文化根基,才能在巨变的时代愈走愈远,愈走愈强。在前行的旅途中,变通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坚守是一簇愈烧愈旺的火,前者如床前明月照亮我们在黑夜中前行的路,后者如北斗七星引领我们强势复兴的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借力,直达青云。
一池清水,容得万千星光。以变通趋时为船,以坚守初心为帆,定能如鹏飞九万里,直达远方。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3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