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百年前,青年梁漱溟曾发出困惑:“这个世界会好吗?”
还是一百年前,英国某家报纸给读者出了个思考题: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作家切斯特顿的回答很有道理:“先生们,在我。”
切斯特顿也回答了梁漱溟的提问。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但终究会好起来,因为在我。
跨越世纪的问答,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词: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在我。
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两则材料两个问题:一是“这个世界会好吗?”,二是“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答案是“先生们,在我。”那么,材料的关键句是: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但终究会好起来,因为在我。
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立意】立意:这个世界出了问题,终究会好起来。一个不容置疑的回答:在我。立意要体现责任感、担当意识或是人的价值观。文章要在不经意间把清浊、得失、荣辱在我,归于人生境界的高低,所用巴金讲真话的典例,也见积累的丰厚和见识的独到。为苍生死,死而不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奉献精神永流传;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同甘共苦。
在我
这个世界出了问题,终究会好起来。一个不容置疑的回答:在我。
你看,一夜狂风骤雨,池塘里泥沙俱下,但山谷深潭依旧清澈,因为深潭懂得用深不可测的水来笑纳泥沙,并将它们沉淀。同为一泓水,清浊在我。
不仅自然世界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你再看,手里端着半杯水,有的人因少了半杯水,有了问题吧,感到失望;有的人因有了半杯水,没有问题呀,心生满足。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能否将得失放下,给自己一个微笑?如何看待半杯水,得失在我。
行走社会,当功利的泥沙扑天盖地席卷而来时,少修为的人,以为这个世界不会好,便追逐一己之私,迷失了自我。禅宗有云:“达摩东来,一苇渡江,只是为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异代不同时,否则,苏轼无疑是他要寻的人。北宋四境,危机起伏,朝廷却党争不断。宰相章淳排除异己,手段苛酷,将苏轼一贬再贬。苏轼流放海南,并不沉沦,将穷通放下,寄情山水,拥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在造福当地百姓的实践中,拓展了清者自清的人生格局。章淳后来也被贬,却全无苏轼旷达的情怀,困于一时的得失,病死贬所,为当地民众所唾弃。同为一朝大臣,荣辱亦在我。
这样看来,生而为人,无他,其实在我,在人生境界的高低。境界低的人,会太过看重荣辱、得失。高僧答乾隆:“江上两条船,一条为名来,一条为利往。”境界高的人,则将得失轻轻推开,孔子教弟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红尘滚滚,名利固有,或荣或辱,孰得孰失,则完全在我。
朝朝有风雨,代代出名士。早年创作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世纪老人”巴金,本已功成名就,在爱妻萧珊走后,晚年,他以深潭般的定力沉淀下苦难和彻骨的思念,直面十年动乱无端带来的罪恶,直面自我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绝不愿意委过他人,以为错本在我。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新高界、新高度。他勇敢地讲了真话。他所寄望的,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理性的回归,道德的重建。他的写作如此真诚,填补了一代人的精神空白,也表现了上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最后的良知。巴金境界之高,少有人企及。
人呐,社会多风雨,常裹挟着泥沙呼啸而至,如果我们始终推诿于世道艰难,那就说明这忧惧其实来自于我们自身的修为还不够深厚。因此,我们要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已然成为一泓深潭,一如苏轼、一如巴金,能够大彻大悟,而修为足够深厚。
这个世界终究会好起来,答案是:在我。
相关阅读
1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2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3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