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到国外参加文化交流的学生,你将如何根据以上材料向国外高中生介绍你心目中的“大同社会”呢?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少于800字。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以《寡人之于国也》为基础,加入了儒家“大同社会”的文化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环境,让其在这个环境中去体味“人民”意义的伟大。同时我们广大学生也是人民中的一个群体,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也与同学们戚戚相关,所以考生可以带着这种身份认同感来行文。本题要求考生重点理解“孟子答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对于“大同社会”实现的意义之所在,孟子的答语是儒家思想中“仁政”的“民本”思想,同时材料中的“全民读书,收入提升,福利改制,绿色发展,乡村建设”都是与利民惠民有关的内容:“全民读书”意在提升人民的素质;“收入提升,福利改制”意在惠民利民;“绿色发展,乡村建设”意在为人民提供良好环境,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所以在立意时,可以“人民”为中心,谈“民本”思想在新时期建设中的重要性。行文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重点在介绍,当然可以加入适当的议论,注意对象是“国外高中生”,最后不要阐释概念类的内容,要从事实和现象入手。
国家强大,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是儒家的思想的精华,是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赵威后在会见齐国的使臣的时候,首先关爱的百姓的生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百姓,关爱百姓的生活,体恤百姓的疾苦,了解百姓的收入;这些正是领导的风范,是工作的指南。
从这些对话就可以看出,这些对话体现了正面刻画人物的特点。例如: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同忧,同乐。在现实社会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因为,“衣、食、住、行”是百姓的基础,百姓是国家的基础,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没有百姓的生活的安定,就不会有和平的环境;没有衣食的生活就不会有团结的发展。可见,作者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地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赞扬了赵威后的“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赵威后又提出了“养民”“息民”“孝敬父母”的工作方法。可见,这些言论,反映了她对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的清醒的认识和对“民本思想”的高度重视。
那么,只要是关心百姓的生活就是“民本思想”吗?就是领导的工作作风吗?在我们的领导集体里,焦裕录就是典型的榜样。工作中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与百姓穿一样的衣服(这一点是封建制度与现代制度的不同),与群众住一样环境的房屋,与群众肩并肩地走,与群众手拉手地说,与群众乐能乐的事……这样的领导正是群众的贴心人,正是群众的领路人,正是群众生活的带头人。他们关心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疾苦,把握群众前进的方向,富裕群众的饭食,饱暖群众的衣着,发展群众的行路,这些党的好干部,贯彻是党的新时代的富民政策;我党的集体需要的是这样的好干部,我国的建设需要的是这样的好领导,这些不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吗?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