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工智能部分或大部分将取代人类这件事和带来的恐慌,你怎么看?请说出你的理由,阐述你的看法。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人工智能,升级“饭碗”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2018届9班 徐浩天
①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时代终于来临。《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显示,人类在五秒钟内需要思考和决策的事情,就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熟能生巧”的传统工作,在未来会被“精准工艺”代替。有人恐慌,有人兴奋,我的看法是冷静面对。
②有人说:这不是抢我们饭碗吗?的确,技术升级,科技进步确实会减少劳动力投入,但哪个时代的进步不是减少劳动力呢?从瓦特蒸汽机让几个人在火车头烧锅炉而减少了马车夫的工作量;电灯出现免去家家户户砍柴熬油的麻烦。减少更多的劳动,使效率更高,这就是进步。而觉得“丢了饭碗”的人可从繁重生产生活中解放双手,钻研某些做机器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说“抢饭碗”是假,逼迫“升级饭碗”才是真。那么,你还恐慌什么?
③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它们被人类创造出来,所以它们也有局限性。比如编写法律条文,制定发展计划,又或者它们无法进行创造性教学思考,无法“因材施教”,再或者新闻媒体的品牌打造和品质的保障等等,最终还要靠传统新闻从业者的劳动实现。想要不被淘汰,就要学会做机器做不到的事情,不断更新已有知识。毕竟我们是富有情感,富有创造力的人类。人工智能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服务的,这一点应清醒与坚信。这样,你还怕什么?
④人工智能真的代替人类吗?“五秒钟准则”是存在的。今日头条写稿机器人“张小明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一战成名’”。里约奥运会开赛一周,它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新闻稿件,以及几乎同步与电视直播的速度发稿,六天共生成简讯和资讯两百余篇。而腾讯写稿机器人,在半年时间里创作出三十万篇内容产品,超过六百万字。可见人类与人工智能是可相互合作,而并非零和关系,前提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⑤中国正在崛起,科技正在强大。第一次工业革命富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强大了美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呢?我们就是要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勇攀高峰,科技强国。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的步伐,国务院提出将“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我相信,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定会将我国带上一个新高度。中国有戏,荣耀中国;我们有福,赶上好时代。与人工智能合作,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词条。这需要某些方面,你比它更智能。
⑥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要疑虑,不要恐慌,更不要抱怨。我们能做的是加紧培训自己的业务,提高能力,跟上时代步伐,“升级饭碗”。
指导教师:孙延堂
佳作点评
1.题目精彩《人工智能,升级“饭碗”》,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工智能的到来,直击中心;
2.开篇快速简捷的引述材料,提出观点;主干段落,围绕中心论点,选用四个分论点阐述。首先分辨并否定了“抢饭碗”的假命题,“升级饭碗”是真,告诫人们不要恐慌;其次提出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区分传统行业与知识更新的关系;再次提出第二问“人工智能真的代替人类吗?”倡导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合作事实;最后中国崛起强大,科技唱主角;结尾提高知识水平与能力,升级“饭碗”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3.结构严谨、语言严密。长短句、整散句搭配,口语与术语交相辉映,说理与事例交错进行,让人心服口服。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3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4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