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历书》)
③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④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⑤全面做好2018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营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丰富节日内涵,引导清明活动向更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逐步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民政部通知)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与体现,读了上面五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首先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审题。作文要求的关键是以材料中的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每个材料的内涵,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材料主要围绕清明节展开,①句主要讲清明节的来历。②句强调清明节的命名。③句“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明德归厚”则是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并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一种诚挚的缅怀。④句主要讲清明节需要归家祭祖。⑤句主要讲2018年清明节祭扫的指导方向。参考角度:纪念的意义有自然生产、有人文精神等;祭奠对象有先祖、先烈、先贤等;纪念方式有传统、有现代、有物质、有文化等;纪念的目的有思考生命、有传承家风、有眷念故土、有难舍情感等。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清明节的见闻及感悟等,构思文章。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清明节将至,父亲早早就安排好了清明当天的行程:早上去扫爷爷及曾祖父的墓,上午开车回一百公里外的老家,给高祖父及以上祖宗扫墓,然后到香火堂(相当于分祠)把笔者刚出生的宝宝的名字写在家谱上,接着去总祠给爷爷上牌位,再回香火堂吃午饭,与宗亲们叙叙旧。一天下来,满满当当,既有对新生儿的祝福和期待,也有对先人的礼敬和追述。父亲电话里说,这一次的清明祭祖,意义格外重大。
或许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认为谱序这么重要,不仅生后要养,去世要葬,还要弄清楚自己是哪一世哪一辈,出生要上家谱、族谱,死后要争取在祠堂里立牌位、传香火。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这些仪式和程序,才能让人感觉到当下之于过去和未来的神圣意义,从而珍惜现在,善待短暂的人生。曾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最集中的日子。除了祭拜自己的祖先,很多人还会去纪念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牺牲的英灵,去瞻仰抗日战争纪念馆、抗震救灾纪念碑,各种烈士陵墓和英雄纪念碑,他们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理应得到大众的追思和敬意。
慎终追远是人之天性。然而具体该如何进行,个中却也大有学问。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林放,向孔子请教礼仪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很赞许林放的提问,给出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回答。即祭祀等礼仪,与其奢侈烦冗,不如纯朴而行,而丧礼则与其礼仪完备,不如拥有悲痛而真挚的情感。
孔子的回答,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就以清明扫墓为例,大多数人都能克敬克诚、身体力行完成这一简朴而又有意义的大事,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大搞排场,而自己却沉迷在炫耀的喜悦之中,完全忘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古训。更有甚者,还有人开发出“代客扫墓”的业务,代磕一个头、代哭一分钟明码标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这就完全脱离了孔子“俭”和“戚”的告诫,也就违背了礼的根本,失去了慎终追远的意义。也许正是发现这种现状的存在,民政部发出号召:“全面做好2018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营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丰富节日内涵,引导清明活动向更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逐步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就是为了抵制不良的风气吧。
如此看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并非绝对的定律。“民德归厚”倒像是一个事后的试纸,检验着慎终追远的准度和纯度。只有真正理解到自身所处历史谱序中的位置,真正用“俭”和“戚”的态度来慎终追远,才能领悟清明节这一中国特有节日的意义,从而虔诚地追思祖先、缅怀英灵、祝福后代,来达成全民族道德的升华,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民德归厚”的永恒价值。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3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6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