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每年的世界语大会上,各国参会者会带来各国美食、各国餐具,大家融合碰撞,学习互鉴,敞开心扉交流,不会带着成见去指责另一个国家为何没有和自己一样吃相同的食物,使用相同的餐具。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很明确,“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即先概括材料中的内容,然后对此深入思考,明确感悟表明观点。本题材料共两个,材料一是说筷子既是达情感的文化工具餐具,也是传统文化。材料二是说世界语大会的各国的文化融合交流。考生围绕“筷子文化”“文化、传统”“交流与融合”等方面进行立意。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删除的文体作文,如写议论文,可以从材料引入,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现象折射出的东西,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开头和标题;如写作记叙文,可以选取一件或几件能展现新时代青少年风采的事件来写,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从行文思路来看,考生可以先评材料,即对事件做出评论,引出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标题和开头。
参考立意:
1、筷子文化;2、学习借鉴;3、交流融合;4、求同存异;5、传统与传承等。
筷子文化
每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无疑是一块璀璨的瑰宝。在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吃穿住行,筷子作为我国独有的饮食工具,承载了太多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和道不清的民族情结……
小小的一双筷子,传递的是人间冷暖。
曾经在一部纪录片中了解到,餐桌上筷子的放法和拿筷子的姿势大有讲究。将筷子垂直于自己置于碗边,意思是“我已吃饱,主人不必麻烦”;将筷子平行于自己置于碗上,意思是“我还有急事,要先走一步”;执筷子时食指必须紧贴筷子,向外伸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无声的语言,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礼仪尊重。
一双筷子必须是两支,代表“团结”。人是群居动物,困难的克服离不开众志成城。“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谚语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一双筷子必须是两支,代表“团圆”。亲情是每个中国人难以割舍的,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人们立身之本,“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是亲情的自然流露。团圆之欢乐,是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的,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即使距离再远,子女们也一定要回家与家人欢聚一堂。
小小的一双筷子,传递的是民族情结。
大约两个月以前,各大网站被一件事刷屏了:国外奢侈品牌杜嘉班纳的广告中,模特抓着筷子,用夸张的表演传递出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这一事件引起我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认为我国的文化坚决不允许他人侮辱。即使事后该品牌公开道歉,但再也无法挽回中国消费者的心。是的,各国不同的文化根本没有尊卑、优劣之分,我们决不能带着成见去指责另一个国家为何没有和自己吃同样的食物,使用相同的餐具。我们可以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但决不能歧视,尊重多国的文化是一个人高素质的表现。
这次事件在另一层面,也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与决不妥协,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是我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应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自豪。
再看每年的世界语大会上,各国参会者互相敞开心扉交流,学习互鉴。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而小小的一双筷子,不只是餐饮工具,而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它小小的身躯,承载着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着人与人之间不可磨灭的感情,蕴含着每个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相关阅读
1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2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3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4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5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