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一放,也许效果更好

发布时间: 2018-04-25
放一放,也许效果更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明和小亮分别从父亲那里拿到两个梨子。心急的小明很快就把梨子吃掉,酸涩的味道。使他直吐舌头。小亮则将自己的梨子藏起,想过一段时间再吃,当小亮想吃时,梨子却烂掉了。后来,当父亲问到梨子的味道时,他们就把实情说了。
父亲对小明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会更好些。”
又对小亮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长久放置的,否则的话,结果会更糟。”
要求: 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范文:
放一放,也许效果更好
材料说,“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会许更好些”。是的,我对此深表赞成,放一放,也许效果更好。
所谓放一放,就是不要急于去做,给出一段暂时休整的时空,让效果得以彰显。若急于去做,或急于求成,则往往得不偿失。做人处世,学会放一放,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要放一放,效果才更好的事情。譬如要饮用红酒,一般在开瓶后是不主张立刻喝的,往往要将红酒先倒入醒酒器中,放置一下,使其充分氧化再喝,往往香醇美味。再如家里做馒头时,往往在上火蒸馒头前,先要把生面馒头盖上一块布,让其“醒一醒”,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上火蒸,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松软可口;否则的话,蒸出来的馒头又硬又实成,不好下口。由此可见,放一放,可带来更好的效果!
不光饮食领域是这样,在人际关系调整方面也是这样。有时两个人因为鸡毛琐事会闹成狂风暴雨式的面红耳赤的争吵,搞得鸡犬不宁。一般理性的劝解方式,是先规劝这两人先消消火,将争端先搁置起来,冷静一段时间后,再彼此就争端加以研讨。日常生活中,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往往能化解大部分争端,效果不错!试想,若两人在针尖对麦芒的争吵,你不但不劝其冷处理,而是火上浇油,那非打破头不可!由此可见,放一放,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和和彼此的理解。
对个体的人是这样,对于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建国后,我国曾在经济发展方面犯过过热的错误,想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想着钢产量“一年赶超英国,二年赶超美国”,想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味的急躁冒进,忘了“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的道理,结果导致了国民经济的大滑坡,导致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若那时我们懂得“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懂得放一放,也许就会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
是啊,“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是充满人生智慧的感悟,是谙熟社会发展的至理,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罗盘。明白这样的道理,也许一个人会走得更顺当些,一个国家会发展得更稳妥些,不是吗?



相关阅读
1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3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4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5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6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