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经济新区开通了一条新公交线路,一处站点命名引发社会热议

发布时间: 2019-05-27
某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经济新区开通了一条新公交线路,一处站点命名引发社会热议。
有人建议,以千年前一本著名的文化典籍来命名。这本书的作者谪居于此,写成此书。
有人建议,以附近一所幼儿园来命名。这所幼儿园较为偏僻,招收的多为农民工子女。
有人建议,以不远处一所民营企业来命名。这家企业开拓创新,不懈奋斗,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外,享誉全球。
以上三条建议,你赞成哪一种?请写一篇文章,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材料讲的是给一处公交车站点命名引热议的事。材料中列出了为这个站点命名的三种建议,第一种建议是用文化典籍的名称来命名,不仅可以扩大当地的文化影响,还可以给路人以教育,表达传承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第二种建议是以幼儿园来命名,可以方便接送孩子的乘客,体现爱护下一代的意思。第三种建议是以企业命名,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影响,同时突出创新精神等。题干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考生写作可以从以上三种建议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建议,也可以在三种之外提出其它建议。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说“你的建议是哪一个”,这就要求考生只能选一种建议来详细阐述,若选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建议来阐述,则违反了材料的要求,偏离题意。具体选择的时候,建议考生选择那个利于自己阐述的建议。
参考立意:
(1)以文化典籍命名,发挥教育意义;(2)以幼儿园命名,倡导教育,为孩子撑一片天;(3)以企业命名,发热开拓创新精神,为家乡经济发展扬名;等等。

结构示例:
首先拟题“以站点倡教育,为孩子撑片天”,文章开头引述材料提出“用幼儿园园名来命名最为恰当”的观点,然后从“实用性”“教育是一个民族之根本”两个角度分析,在从“影响上”和其它两种建议比较,强化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用名言“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收束全文,强调主旨。

以站点倡教育,为孩子撑片天
近日,某地开通一条新公交线路,公交线路的一处站点命名引发了社会热议。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点附近的文化典籍著者处、幼儿园、企业,各有特色。而我认为,从多方面考虑,用幼儿园园名来命名最为恰当。
首先,从实用性上考虑。如今年轻家长基本较忙,接送幼龄儿童的责任,大多落在了老年人的身上。而最近老年人使用最多的代步工具,便是公交车,以幼儿园名命名,既能提醒老年人及时下车,又为更多的家长接送孩子提供方便,同时也给孩子送上了一份温暖,何乐而不为?较之其他名字,以幼儿园的人流量为最大,且大多是弱势群体,故以幼儿园名命名最为周到。
其次,教育是一个民族之根本。只有发展好教育,一个民族才能持续发展繁荣。而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点,理应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以幼儿园园名作为站点,是对该幼儿园在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显示出当地政府对其的关心与重视,同时也给予了该幼儿园以更强的责任感,实践好、发展好幼龄儿童的教育,给该地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历史应该被铭记,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要向前看,目光应更多地聚集在这些少年、这些初升的朝阳身上,为社会着想,为教育着想,更为美好的明天着想。因此,以幼儿园园名为站点名称,实为最佳。
最后,从影响上看。对于文化典籍,需要人们传颂;对于企业,需要政府褒扬和奖励。而以幼儿园园名为站名,则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要做好教育,把教育作为根本。不仅影响着学生、家长和教师,更影响着公交车上的每一为旅客,使得更多的人对教育关心、上心。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总之,为孩子、为教育撑起一片天,是每一个人都该尽力去做的事。以幼儿园为站名,给孩子以鼓励,给家长以方便,给社会大众以提醒。让教育的船,在社会的护航下,驶得更快更远。



相关阅读
1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4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5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6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