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组漫画,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
②不得套写、抄袭;
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解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自己作文的主旨来。本题中给出的材料是一则漫画。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可知,人只有经历了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才能学会飞翔。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从中可得出主旨: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获得成功。以此为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前者以情动人,后者以理服人。要做到言之有事,言之有情,言之有物。
【写作思路】文体选择议论文。拟题为:打好基础最重要,并以之做为中心论点。首段以一个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主体部分则展开论述,可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列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名人名言,对这一观点进行具体有力的证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热情有力的号召。
打好基础最重要
在辽阔的大漠深处,有两个年轻人在植树。其中一人十分勤快,几乎每天都去给树浇水。而另一个人呢?很懒惰,十天半个月才浇一次水。众人都夸赞他的做法。勤快的那人不解了,他问:“我天天去浇水,树长的又快又茂盛。你很久才浇一次水,为什么别人不认同我的做法呢?”那人回答说:“你很快就会明白的。”
某天夜里,沙漠刮起了狂风。第二天一查看,那个浇水很勤的人种的树,几乎全部被刮断了;而另一个人种的树都好好的伫立在原地,一厘米也没有移动。
这时,他发话了:“我很少去浇水,是为让树自已把根扎到深处去,自已去寻找水分,自然而然它的根就扎牢实了。你天天去浇水,树不用把根扎很深就能吸收到水分。这样的树又怎能抗击强风呢?”那人哑口无言。
树亦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做任何事,都要先打好基础,因为打好基础最重要。比方说建一座金字塔,基础越广,其塔尖就越高。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来打基础。
细细回想以前失败的原因,急功近利是罪魁祸首。刚学到一点皮毛就迫不及待的想向别人炫耀,更深奥一点的就无言以对了。基础还没打好,就想向高处发展,结果就只有,也只能是轰然坠地!
“把基础打结实!”这是任何人都应该了解,遵守的法则。
作为学生,学知识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作为工人,盖大楼要把地基打好;作为国家管理者,也要顺乎民意,正如唐太宗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前苏联末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就职时,苏联已经开始衰败了,他一心想改革,恢复到以前那个强大的红色帝国。他不知道让这棵屹立于世界北端的参天巨树逐渐凋零的真正原因--树根开始萎缩,死亡。他只知道拿着一把剪刀在顶端剪啊,剪啊,妄想着把这棵树剪出一个完美的形状。最终在“八一九事件”这阵强风中,大树轰然坠地,摔了个粉身碎骨。同样是一场改革,邓小平主席就选择了最正确的方案,他知道人民需要什么,他端好了人民这“一碗水”,最终成就了今天中国的辉煌,他也因此成为一代伟人!
综上所述,我们都该懂得了打好基础是多么重要。朋友们,无论你身处何地,身居何职,一定要记住:打好基础。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说理有力的议论文,文首用一个小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具体有力的证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了结论。全文论证有理有据,语言大气磅礴,有着极强的说服力。
相关阅读
1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2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3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4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