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

发布时间: 2023-01-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费孝通《乡土中国》
踏进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感慨颇多。比如这“规矩”二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当代某些青年认为,法治社会里讲“规矩”已无必要,奉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信条即可。你的看法呢?请以“青年与规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审读材料,需要特别注意理解材料中“规矩”的含义。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面,“规矩”是和“法律”相对的概念,也就是民间社会一定的标准、成规、约定、承诺等,守规矩是一种体现诚信、认同集体的行为。所以,段首才会说“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在此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写作任务中要求我们思考法治社会是遵循法律就好,还是依然需要“规矩”来补充约束的意义。
对此,写作时可以从“法无禁止即可为”角度立意,但这是倾向于理想层面的观念。现代社会,是在法律基础上高效、公平运转的体系:“规矩”在经济生活、人际交往中逐渐失去约束力。从法制建设的意义上说,在立法层面要更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完善法律体系;作为公民,青年则需牢固树立现代法制观念,以此规范自己言行….….如此方能让社会更有序更高效运转。也可以从规矩的价值角度立意。规矩与法律并不矛盾。事实上法律难以面面俱到,复杂的社会往往需要规矩对人加以约束,否则就可能钻法律的空子。法律毕竟有自己无法关注到的细节,需要“规矩”作为补充;法律无情,略显冰冷,需要“规矩”让人际交往更显温度....规矩与法律并行,社会有力度也有温度。
另外,须将规矩与青年结合起来谈,青年该如何看待规矩,守规矩与破规矩之间应把握分寸,有时候不守规矩,难免鲁莽蛮干,有时候不破规矩,又难以创新发展。言而总之,体现规矩、法律、青年三者关系的思辨最宜。

参考立意:
1.法律是外在约束,规矩是内在准则。
2.行止有矩,行稳致远。
3.青年当心有规行有矩。
4.良俗公序,青年不逾。
5.法律之外有规矩,青年应当身力行。



相关阅读
1 忘不了你的作文

忘不了你的作文 (一) 马老师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张白皙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工作认真、关心学生是我敬重她的重要原因。 有一天晚上,我吃过 【查看全文】

2 感动的瞬间满分作文

感动的瞬间满分作文 (一) 时间消无声息地走着,层层高楼平地而起了,朵朵白云飘走了,一个个新生命诞生了时间从不会停下它匆匆的脚步,花凋谢了还能再开,依然美丽:楼垮了 【查看全文】

3 有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人却认为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这一刹那可能是一种

作文 有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人却认为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这一刹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也可能是酸涩或刺痛的感觉。而这正是生命拔节的时候,你长大了! 请以 【查看全文】

4 1942年,徐振明刚入军营,他多次听说了杨靖宇将军坚决抗日、英勇牺牲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2年,徐振明刚入军营,他多次听说了杨靖宇将军坚决抗日、英勇牺牲的故事,他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1950年,徐振明随志愿军 【查看全文】

5 关于尊师重教的作文

关于尊师重教的作文 (一) 得满树桃花开,他日桃李报恩来。一个人,他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能忘记培育过他的老师。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识带给人类无 【查看全文】

6 关于逛超市的作文200字

关于逛超市的作文200字 (一) 我非常喜欢逛超市,平时没事干,就到超市里去闲逛。 今天,我又到超市里逛,一进去,就听见悦耳动听的歌曲,萦绕在整个大厅里,好象在向顾客诉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