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本文是材料作文。提供材料进行写作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常见形式,把握好材料的内容和意义,选择恰当的议论角度,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确定材料作文的中心,既要抓住材料中隐含的某些关键语句,更要从总体上去把握,揣测作者态度是褒是贬,弄清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从总体上去把握,就要研究材料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揣摩好对象,品玩好词句,把握作者隐含的倾向性。对于那些寓意性的材料,就要找出与材料的类比点,这样才能准确地去立意。本题的关键词是“良心”与“做坏事”,又把良心比喻成了三角架,把两个关键词的联系形象的表现出来了,当做坏事的时候,三角架就会转动,良心也就出现了,当坏事做多了,三脚架就磨平了,也就是说完全丢了良心,运用比喻告诉我们:坏事做多了,就丢了良心。反过来说,要想有良心,就不要做坏事。我们可以从此立意。
立意:
(1)良知的叩问
(2)唤醒良知
(3)谈良心
(4)坚守良心
素材:
(1) “掺沙米”、“注水猪”、“豆腐渣工程”、“黑心棉”“大头婴儿奶粉”等等,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词汇,心里只有愤怒,内心只有隐隐作痛,真让人不禁呐喊:天啊,这世上还有没有良知?
(2) 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是法律的底线,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一个具有良知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不会超出道德和法律的范围之外,对外对得起天地社会,对内经得起良心的拷问。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良知,那么他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他的人生将会是生为天理所不容,死为人民所唾弃。正如卢梭所说的“良心,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让这“批判者”深入人心,在我们内心根深蒂固。
(3)郭沫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没错,具备良知是人类活在世上的的基本条件,良知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死亡,那么他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只会遭人唾弃;一个社会的崛起,是正义举起社会的明天,但正义慢慢的衰退直到沦亡,那么,明天将会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只有我们坚守良知,高举正义,我们的明天会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
做人要讲良心
孟子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生而为人,当有最基本的良心,恪守最基本的良知,否则就会突破做人的底线。
叶顺天十几年如一日,用心照料着年迈瘫痪的岳母,用行动颠覆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凭着良心去做……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叶顺天多年来爱与责任的坚持。
说话、做事要讲良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今,虽然是加强法制建设了,说话、办事要有法可依了,但法律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甚至还有许多空子可钻。因此,讲良心,凭良心,还是非常必要的。
良心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人人心里都有个衡量的尺度。什么是有良心,什么是没良心,什么是昧良心,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看看他是怎么做的,便一清二楚了。比如,一个人得到了人家的好处,知道感恩报恩,随时随地地知道报答人家,这就是有良心。如果得到了人家的好处,却在背地里说人家的坏话,甚至还骂人家,给人家砸黑沙子,这就是没良心。如果明明得到了人家的好处,却说没得到,并且还说人家的坏话,这就是昧良心。这些,用不着什么标准,连小孩子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我们常讲做人行事,要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其实质就是要讲诚信要无愧于良心。
做人讲良心,首先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亏心事。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有英雄壮举或不凡经历,但“天地良心”啊!我们真应该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在每一个自然人所在的位置上自觉做一个体现社会价值、人们最需要的有良心的人,真正起到引领社会健康、促进文明、推动进步的作用。
凡事都要凭着良心去做,对于任何一位受传统文化熏染的中国人来说,想必都能掂量得出“良心”的分量。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凭着朴素的信仰和善良的心灵,代代相传着关于“良心”与“良知”的道德信念。他们不断告诫自己和子孙后代:做人要讲“良心”,千万不要做“伤天害理”的坏事。凭良心为人、凭良心做事、凭良心吃饭……形成了“做好人”的行为标准。
如果人人都能讲良心,都能凭着良心去说话、做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际关系就能够真正和谐了,人民就能幸福了,也就人人都有尊严了。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由孟子的话引出中心论点:人恪守最基本的良知,否则就会突破做人的底线。紧接着举了叶顺天十几年如一日,用心照料着年迈瘫痪的岳母的事例来论证文章的中心,做人要有良心。文章又从讲良心的标准来说明人应该讲良心,做人讲良心,首先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都要凭着良心去做,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如果人人都能讲良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际关系就能够真正和谐了,人民就能幸福了。
相关阅读
1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
5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6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