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阅读答案与翻译-《唐太宗论弓矢》

发布时间: 2021-11-09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朕少 弓矢_______
(2)朕问其 _______
(3)朕 悟向者辨之未精也_______
(4)朕 弓矢定四方_______
2、用“/”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动 而 发 矢 不 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
4、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王。


1、
①.喜欢,爱好
②.原因
③.才
④.用
(1)句意:我小时候喜好弓箭。好:喜欢、爱好;
(2)句意:我就问他原因。故:原因;
(3)句意: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始:才;
(4)句意:我用弓箭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以:用。
2、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3、(唐太宗)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进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
4、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参考译文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用弓箭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相关阅读
1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2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3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5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6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