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东坡历仕四十余年(乙)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2-02-15
(甲)
东坡历仕四十余年,所在仁风惠政。墨迹才名,震耀天下。凡存其片纸只字者,无不奉为至宝。每一游览,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坡公曾不少辞,皆遂其所请而去。
东坡暮年,在毗陵①养病,门人邵民瞻,具钱五百千,为师置宅。已择期,而未入屋。坡公偶尔步月,忽闻一老妇哭声甚哀。坡公曰:“异哉,此必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心而然也。”遂推户而入,问其何为?老妇曰:“吾有居屋,相传百年,为子不肖,一旦售之于他人,所以悲耳。”又问:“所得之价?”答:“已偿债矣。”问:“屋在何所?”妇言其地,即五百千所售之居。坡公侧然曰:“吾幸未入室。原亦不久居此,不须屋也。”即取券,对老妇焚之。呼其子,奉母而还。自是,遂寄居门人之家。
卒之日,阖城士民之相识与不相识者,皆望空设祭,祝公超升。而杭州尤罢市哭奠三日,爱立坡公祠于湖上,至今犹祭祀不绝云。坡公晚年,遨游吴会之地,残于毗陵。
(节选自元代陈秀明注《东坡诗话》)
(乙)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②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释)①毗陵:即常州府。②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除夕夜宿于常州城外。
1.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钱五百千(具体)B.触于心而然也(触动)
C.已偿债矣(偿还)D.阖城士民之相识与不相识者(全)
2.(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
B.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
C.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
D.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
3.参照《古代汉语词典》对“遂”字的几种解释,联系全文品析下面两个句子中“遂”字的表达效果。
遂:A.田间水沟,水道。B。通达。C。成功,顺遂。D。称心,如意。E。于是,就。
(1)坡公曾不少辞,皆遂其所请而去。
(2)自是,遂寄居门人之家。
4.“以诗解诗”是常用的古诗阅读方法,如回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可以对比乙诗中的“_______”,对诗人的境遇更有感触;而“新沐头轻感发稀”又可以与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相关联,读出诗人的满腹忧愁。
5.乙诗尾联“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上都有相似之处。请加以分析。
6.综合甲乙诗文的阅读,评价分析苏轼的为人。

 

1.A有误,句意:凑足五百千钱。具:同“俱”,凑足。
2.C句意为:所到的地方,有人要字,有人要诗,很多人要个不停。断句为: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
3.①句中“遂”是“称心,如意”的意思。有人乞字求诗,坡公皆让其称心如意,一个“遂”字,尽显苏东坡豪迈大气的性情。
②句中“遂”是“于是,就”的意思。东坡将所购之宅送还老妇,从此就寄居在门人家里,一个“遂”字,凸显东坡公处事坦荡无拘的特点。
4.重衾脚冷知霜重    白头搔更短   
5.苏诗借残灯托身相伴的拟人化描写,表达除夜野宿的孤独、悲愁;苏词借明月流转似故意要照着一个无眠的人的拟人化描写,表达离人的浓重愁绪,两者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相似的情感。
6.苏轼为人豪爽大度,能急人之难。人们乞字求诗并不拒绝,将所购之宅送还人家。苏轼为人豁达乐观。除夜野宿,饱受严寒,却仍能感谢残灯相伴。


参考译文:
东坡在朝当官四十多年,所在期间实行仁政。文章和政绩才,名扬天下。凡是存有他的只言片语的人,没有不把它当做宝贝的。每一次游览,所到的地方,有人要字,有人要诗,很多人要个不停。东坡公每次都不推辞,人们都能如愿要到自己所要的东西才离开。
东坡晚年的时候,在常州府养病。东坡的学生邵民瞻,凑足五百千钱,为他买了一座房子。(苏轼)已经选了一个好日子,还没搬入新居。有一次,东坡月下散步,偶然听到有(一个)妇人哭得很哀伤。东坡听后说:“奇怪了,难道有甚么非常难以割舍的事令她这么伤心吗?我要问一问她。”于是推门进去,东坡问她为什么哭泣?老妇人说:“我有一间房子,已家传百年,但是我儿子没出息,(把它) 卖给别人了。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东坡)又问:“买房子的钱呢?”答:“已经还债了。”(于是东坡)问她原来的房子在什么地方,老妇人说出房子的地址,竟然是门人用五百千买的那座房子。东坡悲伤地;说:“我幸亏还没住进去。原本就不打算在这里常住的,不需要房子。”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并且) 叫老妇人的儿子过来,命令他第二天把母亲接回老房子。从这之后,就借住在学生的家里。
东坡死的时候,全城的人们不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对着天来祭祀,祝他早日超脱。而杭州城更是罢市哭奠三天,在西湖边建立东坡祠,到现在去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苏东坡晚年的时候,在吴会这个地方游览,在常州去世。



相关阅读
1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2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3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4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5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6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