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B.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C.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D.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右,也称关东,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
B.昭烈,是蜀汉先主刘备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右将军,中国古代军事武官的官职名称。战国已有。三国为常置官职,设为三品。
D.行,是兼任、代理的意思。表示兼代官职的词语还有兼、领、署、权、判、假、摄、守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准备攻打魏国,于是与下属谋划,魏延献出了自己的计策,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冒险,决定不予采纳。
B.诸葛亮十分器重喜欢谈论军事计谋的马谡,不顾刘备的临终告诫,出军祁山时委任马谡为先锋,而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经过考验的人。
C.马谡被张郃断绝水源,最后被敌军打败,导致诸葛亮进军没有据点,于是带西县千余家回到汉中。后来,马谡被依法处斩。
D.王平战前一再劝谏,却不被马谡采纳,战后率领部下千人擂鼓把守营地,使魏军不敢进逼,并收拢各营残兵返回蜀国,受到尊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
(2)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
14.魏延所献之计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认识简要分析。(3分)
答
10. 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闻夏侯楙主婿也”中的“夏侯楙”在这里是人名,“主婿也”为判断句,是对“夏侯楙”的介绍,所以应该从“夏侯楙”后面断开,据此可排除B、C两项。“不过十日”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D。
11. 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关右,也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2. 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于是带西县千余家回到汉中”概述错误。原文“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的“拔”是夺取、攻克的意思,没有“带领”的意思。
13. (1)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军进攻祁山,军阵整齐,号令严明。(译出大意给2分;“身”“戎陈”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措施杂乱,放弃水源,上山驻扎,而不在山下据守城邑。(译出大意给1分;“节度”“舍”“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①所取之道顺畅,无伏兵,十日内到达长安。②长安守将确实怯懦无能,遇敌逃窜,无抵抗的兵力。③魏延军有粮补给,能在诸葛亮大军到达之前守住长安。(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诸葛亮将要攻打魏国,和部众谋划这件事。丞相司马魏延说:“听说夏侯楙是魏武帝的女婿,(此人)胆怯而没有智谋。现在请给我精锐部队五千人,带着五千人的口粮,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进发,至子午道之后折向北方,不超过十天,可以抵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忽然到来,一定会弃城逃跑,长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横门仓库存余的粮食以及离散百姓剩下的谷物,足以供给军粮。等到魏国在东方集结起军队,还需要二十多天时间,而您从斜谷出来(接应),也完全能够到达。这样,就可以一举而平定咸阳以西的地区了。”诸葛亮认为这是危险的计策,不如平安地从平坦大路上出发,可以平平稳稳地取得陇右地区,有万全的把握取胜而没有忧患,所以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诸葛亮扬言由斜谷道进攻郿县,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充当疑兵,据守箕谷。魏明帝派遣曹真统领关右地区各支部队,驻军郿县。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军进攻祁山,军阵整齐,号令严明。起初,魏国认为蜀汉昭烈帝刘备已经去世,数年以来寂静无声,因此丝毫没有防备,而突然听到诸葛亮出兵,朝野畏惧。在这时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叛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地区惊惧骚乱,朝廷大臣不知所措。魏明帝于是统率步兵和骑兵五万人,派遣右将军张郃督察军队,向西抵御诸葛亮。起初,越巂太守马谡才能和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谈论军事计谋,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蜀汉昭烈帝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言语浮夸,超过他的实际才能,不可委以重任,您可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仍然不以为然,让马谡出任参军,经常接见马谡谈说议论,从白天一直到夜晚。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不任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为先锋,而让马谡督率各军在前,同张郃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措施杂乱,放弃水源,上山驻扎,而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军队的取水通道,发动进攻,大败马谡,蜀军士卒逃散。诸葛亮进兵没有据点,就攻取西县一千多人家回到汉中。逮捕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前去祭奠,为马谡之死流泪,抚恤他的子女,像往常一样恩待(他们)。马谡没有失败时,裨将军巴西郡人王平连续规劝马谡,马谡不采纳。等到失败时,部众都四散,只有王平所率领的一千人擂鼓自为守卫,张郃怀疑他设有伏兵,不敢往前进逼,于是王平慢慢收拢各营战败而奔散的残兵,率领将士返回(蜀国)。诸葛亮已经杀了马谡和将军李盛,王平特别受到尊崇。诸葛亮上疏请求自贬三级,汉主刘禅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兼理丞相的职务。
相关阅读
1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4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5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6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