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阅读答案与翻译-张岱

发布时间: 2022-02-22
西湖七月半①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②,叫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③,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③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B.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C.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D.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肉:语出东晋桓温“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竹,指管乐;肉,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称为声乐。竹、肉皆为我国古乐八音之一。
B. 门军:我国古代城市修筑城墙、城楼以作防御,城楼下的通道为城门。门军,就是守城门的军士,夜里他们要按时关闭城门。
C. 二鼓,即二更。古人将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因用鼓打更,所以二更天也称为二鼓。
D. 皂隶:指旧时衙门里的差役。皂,是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而差役常穿黑色衣服,于是便有此专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七月半,本为看月之时,作者却在第二段中写了五类看月之人:达官贵人、名门闺秀、名妓闲僧、市井之徒和文人雅士,各色人等,声态各异。
B. 杭人平常喜欢白天游湖,像怕见仇人一样躲开月亮,而在农历七月十五之夜却一群群人争相出城,热闹非凡如赶市一样,只为观景赏月。
C. 第四段写“吾辈”与前文所写之第三类、第五类人同坐观月,在众人散尽后,于月光之下饮酒赋诗,浅唱高歌,月自在心中,尽享清雅情趣。
D. 末尾几句,写通宵盘桓,兴尽而散,但作者这些人却并不急于回城,而复纵舟,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13.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4. 作者看月与其他看月之人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10. B   句意: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船上人”是“叫”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怖”是动词,“以关门”是“怖”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岸上”修饰“人”,也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1. A   .“竹、肉皆为我国古乐八音之一”错,按照《周礼》中的说法,八音是由“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八种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没有“肉”。
12. B .“只为观景赏月”错,原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可知,人们大多是“好名”,为了附庸风雅,而非“观景赏月”。
13. (1)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
(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会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奉承。
(3)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14. 其他人世俗之辈,看月是附庸风雅;作者与好友及佳人,观景赏月时行为持重高雅,情态气度与西湖的优美风景和谐一致。表现作者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参考译文:
西湖七月半的时候,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看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
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戴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美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叫喊声,环坐在大船前的露台上,左盼右顾,置身月下但其实并没有看月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歌妓、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萧管伴和着歌声齐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像聋子一样,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像哑巴一样;大船小船一齐靠岸,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摩擦,脸与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相关阅读
1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2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3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4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6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