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发布时间: 2019-05-29
材料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材料二: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材料三:近日,华为宣布成立战略研究院,今后每年将投入不少于3亿美元用于基础研究。此前,任正非表示,长远一点看未来,我们不仅需要工程商人、职员、操作类员工,也需要科学家,而且还需要思想家。材料四:近年来,高考志愿尤其是高分志愿,相对集中在IT、金融、工程等专业,而基础理论专业则开设少,报考少。
作为社会飞速发展时代的青年学子,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哪些联想、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用“一个中心,多则材料,附加要求”的形式命题。材料围绕“夯实基础与发展提升”的关系问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予以呈现。材料一是学生熟知的名言,告诫我们如果只注重速度,只看到眼前小利,则达不到目的,成不了大事。材料二是自然界中竹子的生长现象,给人的启示是,只有耐心得打好基础,才能迎来“疯长”的时刻。材料三是一则关于华为的新闻,从华为的决策及领导人的表态,可以看出,这家已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企业,把长远发展的动力,确定在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方面。材料四对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情况的统计,反映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遭受冷落。
材料后的设问“作为社会飞速发展时代的青年学子,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哪些联想、感悟和思考?”一是要求考生注意身份意识,要想到作为处于个人成长重要时期的青年学子,现在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对以后的发展,事业的成就至关重要。二是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代需求,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命题意图在于引导考生作“夯实基础与发展提升”思辨分析,同时结合个人发展与时代需求展开联想思考。若只谈个人发展则内容等级在一等以下给分。



相关阅读
1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2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3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4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5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