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诗体现早春特点的自然景物有皇城中的滋润如酥的纤细小雨,远看朦朦胧胧、淡淡青青的草芽儿。
B.杨诗体现早春特点的自然景物有返绿的春柳、初绽的桃花、迟迟的暖日、徐徐的和风和充沛的春雨。
C.杨诗首联将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对照,诙谐地表达诗人虽年已衰暮,却仍热爱早春景色的心情。
D.杨诗尾联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担忧:今年雨水太多,未能风调雨顺,担心像去年一样作物收成不好。
16.明人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卷二)试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比较以上两首诗的异同。
答
15.D.“尾联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担忧:今年雨水太多,未能风调雨顺,担心像去年一样作物收成不好”理解错误。结尾表达了一份欣喜和祝愿,进入新年之后,新雨下的很足,看来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景,相比之下,去年虽然获得了季收,却不比眼下的好光景,真是风调雨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16.(1)同:都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2)异:①韩诗是先景后情,即景生情,先写早春春雨丰润、春草嫩绿的美丽景色,然后通过和杨柳堆烟的暮春景色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早春之美的赏爱之情。②杨诗是先情再景又情,融情于景,先抒虽是老病之身却对鲜妍的春容热爱有加之情,再写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之春景,结尾又翻出新情:衰翁所醉心的不仅仅是美好的“春容”,而且关乎民疾民瘼。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抒情手法的能力。
相同之处:都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韩诗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杨诗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尾联以春雨兆丰年收结,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不同之处:
韩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前两句写景,首句以“润如酥”点出初春小雨,第二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早春之美的赏爱之情。
杨诗,首联抒情,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叹老中隐藏着不服老的情绪。这正是诗人虽年已衰暮,却仍然热爱早春景色的原因。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尾联转笔写情,写出新意。以春雨兆丰年收结,进入新年之后,新雨下得很足,看来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景,相比之下,去年虽丰收,恐怕还算不上最好的年景。说明“衰翁”所醉心的并不仅仅是美好的春容,而且关切着民生荣悴。
相关阅读
1 春雪阅读答案与赏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首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新年都还 【查看全文】
2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翻译赏析_湘中酬张十一功曹原文_作者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前言】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是唐代文学 【查看全文】
3 《春雪》阅读答案与解析-韩愈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6. 惊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查看全文】
4 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翻译赏析_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原文_作者韩愈《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前言】 《青青水中蒲三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西游凤翔时 【查看全文】
5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翻译赏析_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原文_作者韩愈《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干。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 【查看全文】
6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翻译赏析_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原文_作者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