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郭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8-12-08
郭彦,太原阳曲人也。其先从宦关右,说居冯翊。彦少知名,太祖临雍州,辟为西曹书佐。寻除开府仪同主簿,转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迁虞部郎中。大统①十二年,初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是时,岷州羌酋傍乞铁匆与郑五丑等寇扰西部。彦从大将军宇文贵讨平之。魏恭帝元年,除兵部尚书。仍以本兵从柱园于谨南伐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六官建,拜民部中大夫。
孝闵帝②践祚,出为沣州刺史。蛮左生梗,未遵朝宪。至于赋税,违命者多。聚散无恒,不营农业。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余粮。亡命之徒,成从赋役。先是以沣州粮储乏少,每令荆州递送。自彦莅职,仓庾充实,无复转输之劳。齐南安城主冯显密遣使归降,其众未之知也。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及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以南安无备,即引军掩袭。显外兵参军邹绍既为彦所获,因请为乡导。彦遂夜至城下,令绍诈称显归。门者开门待之,彦引兵而入,遂有其城。俘获三千余人,晋公护嘉之,进爵怀德县公,邑一千户。以南安悬远,寻令班师。及秩满还朝,民吏号泣送彦二百余里。
保定四年,晋公护东讨。彦从尉迟迥攻洛阳。迥复令彦与权景宣南出汝颍。及军次豫州,彦请攻之。景宣以城守既严,卒难攻取,将欲南辕,更图经略。彦以奉命出师,须与大军相接。若向江畔立功,更非朝廷本意。固执不从,兼画攻取之计。会其刺史王士良妻弟董远秀密遣送款,景宣乃从。于是引军围之,士良遂出降。仍以彦镇豫州,增邑六百户。属纯州刺史樊舍卒,其地既东接陈境,俗兼蛮左,初丧州将,境内骚然。朝议以彦威信著于东南,便令镇抚。彦至,吏人畏而爱之。
天和四年,卒于位。赠小司空、宜鄜丹三州刺史。(选自《周书•郭彦传》
注:①大统,西魏废帝的年号。②孝闵帝,北周皇帝宇文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B.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C.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D.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10.C(解答本题注意比较几个选项,可用排除法,“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这句话的主语是“齐人”,意思是“北齐原本是命令冯显带领部下南下送粮”这句话不应断开,排除BD,“彦纵兵奋击”主语是“郭彦”因此也不能断开,排除A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望,指头等望族。望族,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一般是大家族或大姓人家。
B.民部,与唐以后的户部相当。户部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屯田、军需及教育等。
C.秩满,官吏任期届满。“秩”是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D.朝议,当国家有重要事情及君王遇难断之事时,皇帝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的会议。
11.B(教育归礼部掌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彦有军事才能。郭彦随宇文贵平定了岷州羌族侵扰,后又领本部随于谨征伐江陵,因有战功得到进升。
B.郭彦善于治理。沣州百姓不善农业,聚散无定。他任刺史后,使粮食有了储备,改变了依靠外地转运的局面。
C.郭彦善于把握战机。他利用冯显归降的时机,设计占领南安城。在行军途中,他又劝导董远秀归降,攻下了豫州城。
D.郭彦深受朝廷重视。他在西魏官做到民部中大夫。在北周被朝延认为是镇守纯州的最合适人选,结果也是不负众望。
12.C(“他又劝导董远秀归降”有误,是正遇上豫州刺史王士良的妻弟董远秀秘密派人联系归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余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2)景宣以城守既严,卒难攻取,将欲南辕,更图经略。
13.(1)郭彦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禁止大家结伙游猎,百姓都从事农业劳动,家家都有了余粮。那些脱离户籍的逃亡人,也都服从法令交赋税服劳役。(关键词:劝,务本,亡命,赋役)
(2)权景宣认为豫州城把守得很严,仓促间很难攻打下来,还想向南进军,再做打算谋划。(关键词:以,卒,南辕,经略)

参考译文
郭彦,太原阳曲人。他的祖先曾在关右为官,因而迁居冯翊。郭彦年轻时就已知名,太祖驾临雍州,征召他为西曹书佐。不久授予开府仪同主簿,调任司空记室、太尉府属,升迁为虞部郎中。西魏大统十二年,郭彦被选为本州的头等望族,统领本乡的民兵,授予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当时,岷州羌族首领傍乞铁匆与郑五丑等侵略骚扰西部地区,郭彦随从大将军宇文贵征讨平定他们。魏恭帝元年,授予兵部尚书。于是率领本部军队跟从柱国于谨向南征伐江陵。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六官建立,被授予民部中大夫。
北周孝闵帝登帝位,郭彦出京城担任了沣州刺史。蛮左人桀骜不驯,不遵守朝廷法令。到缴纳赋税时,违抗命令的人很多。他们会聚、分散总是不定,不从事农业生产。郭彦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禁止大家结伙游猎,百姓都从事农业劳动,家家都有了余粮。那些脱离户籍的逃亡人,也都服从法令交赋税服劳役。这之前因为沣州粮食储备不足,经常让从荆州调运粮食。自从郭彦到任,仓库充实了,不再有转运粮食的劳苦。北齐南安城主冯显秘密派遣使者到郭彦处说要归降北周,(并说)冯显的部下不知道归降这件事。柱国宇文贵命令郭彦带兵接应。北齐原本是命令冯显带领部下南下送粮,郭彦担心冯显的部下不听从命令,于是在运粮途中拦截他们。冯显因此得以脱身(投诚)。冯显部下果然抵抗,郭彦率兵奋力攻击,全部将他们俘虏。因为南安城没有防备,于是就带领大军突袭。冯显的外兵参军邹绍已被郭彦俘获,于是就请他为向导。郭彦就在夜里赶到南安城下,命令邹绍谎称冯显回来了。守门人开门接纳他们,郭彦率兵进入,占领了南安城,俘获三千余人。晋公宇文护嘉奖了郭彦,晋爵为怀德县公,食邑一千户。因为南安城相距很远,不久朝廷下令班师回朝,等到他任期满回朝时,南安官吏百姓哭泣着送郭彦二百余里。
北周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向东讨伐(北齐),郭彦跟随尉迟迥去攻打洛阳。尉迟迥又命令郭彦和权景宣向南出兵汝州颍州。等到大军行进到豫州时,郭彦请求攻打豫州。权景宣认为豫州城把守得很严,很难仓促间攻打下来,还想向南进军,再做打算谋划。郭彦认为奉命出兵,必须和大部队相靠近。如果奔向江畔(南行)建立战功,不是朝廷的本意。坚持不听从权景宣的做法,并且谋划攻取的战术。正遇上豫州刺史王士良的妻弟董远秀秘密派人联系归降,权景宣这才答应了。于是权景宜和郭彦带兵围城,王士良立即出城投降。还是让郭彦镇守豫州,增加封邑六百户。恰好遇到纯州刺史樊舍死了,纯州地境东面与陈朝接壤,纯州兼有蛮左的风俗,刚刚死了刺史,境内一片骚动。朝廷商议认为郭彦在东南之地享有威信,就派他去镇守和安抚。郭彦到纯州后,官民既敬畏又爱戴他。
天和四年,郭彦在任上去世。朝廷赠谥给他小司空和宜州、鄘州、丹州三州刺史的称号。


相关阅读
1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2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5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6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