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B.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C.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D.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髫龀,儿童七八岁。髫,指小儿下垂的短发;龀,指小孩子换牙。
B.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成为专通一经、教授生徒的官职。
C.起家,文中指于仲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初步踏上仕途。
D.黎元,文中指百姓。古代“黔首”“豪右”“黎庶”均指百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仲文少年聪慧,深得太祖赏识。他从小沉迷读书,认为读书能帮助父亲、侍奉君王,行忠尽孝,周太祖非常赞叹。
B.于仲文坚守大义,不与叛军为伍。他拒绝了尉迟迥的引诱,多次受到攻击,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死战得以脱身,到达京师。
C.于仲文精于谋略,多次获得胜利。他趁檀让懈怠,攻取武城;夺取金乡,斩杀徐善净;俘获檀让,平定黄河以南。
D.于仲文勇于自辩,获得皇帝宽宥。他主动向皇帝上书,力陈自己的叔父于翼在动乱的时局中立下了功劳,最终和叔父一起被释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5分)
(2)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5分)
10.B 11.D 12.C
13.(1)(于仲文)冲破包围逃走,被贼人追赶,边战斗边逃跑,跟随他战死的骑兵有十之七八。
【评分标准】5分。溃:冲破。遁:逃走。且……且……:边……边……。所从骑死者:跟随他战死的骑兵。十七八:十之七八。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不久,他的叔父、太尉于翼因事犯罪被关进监狱,于仲文也被官吏收押,他在狱中上书。
【评分标准】5分。未几:不久。坐:因犯……罪。下狱:被关进监狱。为……所:被。簿:收押。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于仲文传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是建平公于义之兄的儿子。
父亲于萛,北周大左辅、燕国公。
仲文小时就聪明机灵,很小上学,就沉溺书中而不知疲倦。
他父亲感到很奇异,说:“这个儿子肯定会振兴我们于家。”
他九岁时,曾在云陽宫拜见北周太祖。
太祖问他:“听说你爱读书,书上有些什么?”仲文回答说:“帮助父亲,侍奉君王,只有忠孝而已。”太祖非常赞赏他。
这以后他跟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略知大义。
长大后,倜傥风流而胸有大志,气度超凡,当时称他是名公子。
开始当赵王的部下,不久升任安固太守。
任、杜两家都丢了牛,后来找到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己的,州郡无法决断。
益州长史韩伯隽说:“安固于太守年少时就很聪明,可让他决断这事。”于仲文说:“这事很容易解决。”于是让两家各赶牛群来,放出那头牛,那头牛就奔向任家的牛群中。
他又偷偷让人轻轻地伤了那头牛,任家人叹惜不已,而杜家人却没事一般。
于仲文于是诃责姓杜的,姓杜的认罪而去。
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护一党的,以前因事入狱,无人敢治他结党之罪。
于仲文到郡后,穷追究治,终于让他坐牢。
蜀中人因此传语说:“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暴有次武。”不久,调他任御正下大夫,封为延寿郡公爵,食邑三千五百户。
几次随军出征,累功升迁到当仪同三司。
北周宣帝时,他任东郡太守。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尉迟迥造反作乱,派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
尉迟迥还派人诱招于仲文,仲文拒绝了。
尉迟迥恨他不听自己的,派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斩首五百多级。
仲文因功被授为开府。
尉迟迥又派其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两路俱进,又进攻于仲文。
贼人的势力更大,东郡人十分害怕,郡中人赫连僧伽、敬子哲率人响应尉迟迥。
于仲文估计不能挺住,抛妻别子,带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走。
他被贼人追赶,且战且行。
跟随他的骑兵,十之七八都战死。
仲文独得免祸,到达京师。
尉迟迥于是杀了他的三子一女。
高祖见仲文,引他到内室,为他下泪。
高祖赐他采帛五百段,黄金二百两,提拔他当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
给他鼓吹,让他乘驿车到洛陽发兵,以讨伐檀让。
当时韦孝宽在永桥一带抵抗尉迟迥,仲文到孝宽处与他商议。
当时,总管宇文忻颇有自疑之心,因此对仲文说:“你刚从京师来,你看丞相的意思怎么样?尉迟迥实在不值得一打,只担心事情完了以后,又有鸟死藏弓的忧虑。”仲文怕宇文忻发生变故,就对他说:“丞相宽弘大度,明识有余,我们如能尽力为国,他必定不会有二心。
我在京师三天,常见他有三个好处,以此看来,丞相不是一般的人。”宇文忻说:“三个好处怎样?”于仲文说:“有个叫陈万敌的,新近从贼人中来,丞相马上叫他的弟弟陈难敌召集人马,随官军讨伐贼人。
这是丞相有大度的第一个长处。
上士宋谦,奉命调查一些事,宋谦于是要调查陈万敌别的罪过。
丞相责备他说:‘上当入网的,自可推求,何必又去调查访问,有亏大礼!’这是他不管人隐私的第二个长处。
说到我于仲文的妻子儿女,丞相没有不潸然落泪的。
这是丞相有仁爱之心的第三个好处。”宇文忻从此才安下心来。
于仲文的部队到汴州的东倪坞,与尉迟迥的部将刘子昂、刘浴德等相遇,仲文进击而破之。
仲文军驻扎在蓼堤,离梁郡七里,檀让拥众几万。
仲文用老弱挑战,檀让军全部来拒战。
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军很骄傲轻敌。
仲文于是派出精兵在左右两翼出击,大败檀让军,活捉五千多人,斩首七百级。
仲文军进攻梁郡,尉迟迥的守将刘子宽弃城逃走。
仲文率军追击,活捉、斩杀敌军几千人,刘子宽独个逃走。
当初,仲文在蓼堤时,诸将都说:“我军从远方来,人马疲劳,不可立即决战。”仲文却令三军立即吃饭,摆阵大战。
破贼以后,诸将都请教道:“此前,我军疲劳,按道理不可交战,最后反而克敌制胜,这是用的什么计?”仲文笑着说:“我所率领的将士,都是华山以东地区的人,他们善于速战速决,不应该打持久战。
乘势进军,我们所以能克敌制胜。”诸将都认为他们赶不上仲文。
仲文军进击曹州,活捉了尉迟迥所署的刺史李仲康和上仪同房劲。
檀让率余部驻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万人驻扎在永昌。
于仲文装模作样下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你们可以积集点粮食。”檀让还以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到,正在那里杀牛犒赏人马。
于仲文知道他太大意,挑选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
于是,于仲文攻占了城武。
尉迟迥的部将席毗罗,拥众十万,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
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
于仲文派人假装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犒赏将士。”金乡人信以为真,都很喜欢。
于仲文挑选精兵,打起尉迟迥的旗帜,加速前进。
徐善净远远望见于仲文军将到,还以为是檀让来了,于是出城迎接。
于仲文活捉了他,于是占领金乡城。
诸将大多劝仲文屠城,仲文说:“这里是席毗罗起兵的地方,我们应宽待他们的妻子儿女,那么,他的部下会自动回来。
如果屠城,他们就绝望了。”众人都说好。
于是席毗罗仗着人多势众,来逼近官军。
于仲文背城布阵,在离阵几里远的地方,在麻田里设下埋伏。
两下里刚刚交手,仲文的伏兵就动手了,他们都扌曳着柴,鼓噪呐喊,尘埃升得很高。
席毗罗的部队溃逃了,于是仲文乘机追杀,贼人都投洙水而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仲文活捉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
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
席毗罗藏在荥陽一户民家,被捉来杀了,把他的首级传到京师。
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碑就树立在泗水之滨。
于仲文回到京师朝见高祖,高祖引他到内室,一起饮宴,极尽欢乐。
赐他杂采一千多段,妓女十人,又授他柱国、河南道大行台。
刚好这时高祖受北周之禅,他就留在了京师。
不久,他的叔父、太尉于翼因罪下狱,于仲文也被有关官吏抓到牢里去了。
他在狱中上书高祖,说:我听说春生夏长,是天地平分之功;子孝臣忠,是人伦不易之道。
过去尉迟迥作乱,所在之处,如影随物地都追随他。
我地处险要的函谷关和黄河之间,地方是要冲。
我尝胆枕戈,誓死为国。
尉迟迥当时收买我,用大将军的官位和万户侯的爵禄。
我不顾妻子儿女,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冒着白刃,突破重围。
我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相继惨死。
我披肝沥胆,跑到京师。
承蒙陛下授我高官,委我兵权。
那时黄河以南的贼人,如狼似鸱。
我以八千疲弱兵卒,扫除妖雾,在梁郡打败刘子宽,在蓼堤打败檀让,平定曹州,收复东郡、安城、武定、永昌,解了亳州之围,消灭了徐州的贼人。
席毗罗的十万之众,一战便土崩瓦解;黄河南边的蚁聚之徒,我都按时消灭了。
在群凶问鼎之时,百姓无主之日,我的二叔于翼先在幽州,总管燕赵,他南邻反贼,北防胡人。
他内外安抚,辖区才得以免遭祸害。
我的五叔于智,在黑水一带树起大旗,与反贼王谦为邻。
五叔他遏制蛮人,镇守蜀道。
我的兄长于岂页,任州牧于淮南,受命杀敌,他乘机剿贼,传贼人首级到京师。
王谦窃据二江,背叛于蜀。
我的第三个叔父于义,受命于朝廷,替天讨逆。
我家此外的父叔兄弟,都受到文武重任,或受命于危难之际,或侍卫于战阵之前。
我们于家全家忠诚,望能查明真相。
请陛下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点滴小功。
这样,那么就能死灰重燃,枯骨生肉,不胜感激之至,谨冒死上闻。
皇上看了表章,将于仲文和于翼都放了。
相关阅读
1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2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3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4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5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6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