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俟,代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北史·陆俟传》

发布时间: 2019-04-16
陆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
太武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以备蠕蠕①。与西平公安颉攻克武牢,赐爵建邺公,拜冀州刺史。时考.州郡,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转武牢镇大将。平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安定镇大将,追讨玉等,皆获之.。迁怀荒镇大将。未期.,诸高车莫弗②惧俟严急,请前镇将郎孤。太武许之。征俟,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明年,诸莫弗果杀郎孤以叛。帝闻之大惊,召俟问其.故。俟曰:“夫高车之俗,上下无礼。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复上下。既无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忿。怨忿既多,败乱彰矣。”帝叹曰:“卿身乃短,虑何长也!”即日复除散骑常侍。
帝征蠕蠕,破凉州,常随驾别督辎重。又与高凉王那复渡河南略地。仍迁长安镇大将。
与高凉王那击盖吴于.杏城,获吴二叔。诸将欲送京师,俟独不许,曰:“若不斩吴,恐长安之变未已。一身藏窜,非其亲信,谁能获之?若停十万众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许.吴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吴。”诸将咸曰:“今获其二叔,唯吴一人,何所复至?”俟曰:“诸君不见毒蛇乎?不断其头,犹能为害。况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遗其类,可乎?”遂舍吴二叔,与之期。后数日,果斩吴以至。
安定卢水刘超等叛,太武以俟威恩被关中,诏以本官加督秦、雍诸军,镇长安。帝曰:“超等恃险,不顺王命,朕若以重兵与卿,则超等必合为一;若以轻兵与卿,则不制矣。令使卿以方略定之。”于是俟单马之镇。既至,申扬威信,示以成败,超犹无降意。俟乃.率其帐下见超。超使人逆曰:“三百人以外,当以弓马相待;三百人以内,当以酒食相供。”乃将二百骑诣超。超备甚严,遂纵酒,尽醉而还。后伪猎,诣超。与士卒约曰:“今会发机,当以醉为限。”俟乃诈醉,上马大呼,斩超首。士卒应声纵击,遂平之。帝大悦,征拜外都大官。
(节选自《北史·陆俟传》)
注:①蠕蠕: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②高车莫弗:高车,是北朝人对漠北一部分游牧部落的泛称;莫弗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谓。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  践祚:登上、承袭帝王之位
B.时考.州郡  考:考核
C.未期.,诸高车莫弗惧俟严急  期:日期
D.不如私许.吴叔   许:答应
8.C(“期”应为“满一年”)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追讨玉等,皆获之.  蚓无爪牙之.利
B.召俟问其.故  吾其.还也
C.与高凉王那击盖吴于.杏城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俟乃.率其帐下见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9.C(C 项,均为介词“在”;A 项,代词,他们/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 项,代词,其中的/副词,表委婉语气“还是”;D 项,连词,于是、就/连词,竟然、却。)
10.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陆俟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与西平公安颉攻克武牢,赐爵建邺公
②平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安定镇大将
③若停十万众追一人,非上策也
④况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遗其类,可乎?
⑤既至,申扬威信,示以成败
⑥俟乃诈醉,上马大呼,斩超首
A.①④⑤B.③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
10.B(①②⑤表现陆俟有勇力。)
11.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
B.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
C.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
D.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
11.A (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俟自幼聪明有智慧,世袭爵位关内侯,跟随太武帝征讨赫连昌,与西平公安颉一起攻取武牢关,赐爵位建邺公,授官冀州刺史。
B.陆俟在怀荒镇任上治理严苛,高车族要求更换原来的镇守郎孤,太武答应了他们,召回了陆俟,结果一年后,高车反了。
C.陆俟有谋有胆,在与高凉王那攻打盖吴时抓住其二位叔叔后,利用他的叔叔追杀盖吴,在平定安定卢水刘超叛乱时将计就计,并成功地平定了叛乱。
D.陆俟不仅在州郡治理考核中获得好评,而且屡建奇功,在平定了平凉羌族人狄子玉的叛乱之后,被任命为武牢镇大将军。
12.D (在平定狄子玉的叛乱“之前”被任命为武牢镇大将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明年,诸莫弗果杀郎孤以叛。(3分)译文:
(2)怨忿既多,败乱彰矣。(2分)译文:
(3)既至,申扬威信,示以成败,超犹无降意。(3分)译文:
(1)(3 分)第二年,各部族首领(或写“莫弗”)果然杀了郎孤反叛了。“明年”“诸”“果”各 1 分。
(2)(2 分)怨恨多了以后,身败祸乱就显露出来了。“既”“彰”各 1 分。
(3)(3 分)到了之后,再三宣扬(或“重申”)威望与信誉,把得失成败的道理告诉他们,刘超仍没有投降的意思。“申”、“示以成败”状语后置、“犹”各 1 分。

参考译文
陆俟,代郡人。他的父亲陆突,道武初年率领部落跟随大军征战,立了很多战功,官至上党太守、关内侯。明元帝即位后,他承袭了关内侯之爵。
太武帝征讨赫连昌时,下诏命令陆俟统领各个镇军以防备蠕蠕。他和西平公安颉一起攻克武牢关,赐爵为建邺公,官拜冀州刺史。当时对州郡长官进行了考核,陆俟和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后来他又转任武牢镇大将军。平羌的狄子玉等反叛,陆俟又转任为安定镇大将军,追击征讨狄子玉等,将他们全部擒获。陆俟又被升迁为怀荒镇大将军。
到任未满一年,高车的众莫弗指控陆俟为政严厉,性情暴躁,恳请前任镇大将军郎孤回来接任。太武帝批准了他们的要求。陆俟被召回,到京师朝见太武帝时,他说超不过一年,郎孤一定会丧命,而高车一定会反叛。太武帝怀疑他在胡说,狠狠责备了他,(他)只带着建邺公的爵位回到家中。第二年,众莫弗果然杀了郎孤而起兵反叛。太武帝听到消息后大惊,召来陆俟问其中的原因。陆俟道:“高车那里的风俗是上上下下都不知礼数,没有上下之礼,郎孤再用威势想使下面的人收敛,就招来那些人的怨恨情绪。怨恨情绪高涨,叛乱之事也就显而易见了。”太武帝叹道:“你身材短小,想得却那么长远!”当天就重新提拔他做了散骑常侍。
太武帝征讨蠕蠕,攻破凉州,陆俟经常随驾督管辎重的运输。他又和高凉王那渡过黄河去攻城夺地。被升任为长安镇大将军。又和高凉王那在杏城击败盖吴的两个叔叔。众将想将二人解送到京城,只有陆俟不同意,他说:“如果不杀了盖吴,只怕长安之变还不会结束。(盖吴)一个人藏匿潜逃,如果不是他的亲信,谁能抓得到他?假若十万大兵停驻而追他一个人,不是上策。不如暗地答应盖吴的两个叔叔,赦免他们的妻子儿女,让他们去追杀盖吴。”诸将都说:“如今已捉住了他的两个叔叔,就剩盖吴一个人,怎么还会卷土重来呢?”陆俟道:“诸位难道没见过毒蛇吗?不把它的头斩下,它仍能害人。况且在治疗心腹的疾患时,却说一定要留下类似的毛病,这样做可以吗?”于是放了盖吴的两个叔叔,并给他们规定了期限。过了几天,二人果然杀了盖吴回来。
安定卢水的刘超等反叛,太武帝因为陆俟的威名和恩德遍及关中,下诏任命他在官职责任以外,再负责管理秦、雍各路军马,镇守长安。太武帝道:“刘超等人仗着地势险要,不听从王命,朕如果让您统率重兵,刘超等各路叛党将合而为一与我们相抗衡;如果给您的兵力太弱,又不能制服他们。如今命你自定谋略处理了。”于是陆俟单人匹马到了军镇。到了之后,他重申宣扬朝廷的威信,暗示刘超成败利害,刘超仍然没有降意。陆俟就率领帐下人马去找刘超。刘超派人迎接,并说道:“来人若超过三百,就用弓箭刀马迎接;来人若在三百以内,就用酒肉饮食招待。”陆俟于是带领二百名骑兵与刘超见面。刘超防备十分严密,陆俟于是纵情饮酒,大醉而回。后来陆俟假装出猎,又去拜访刘超。
他和手下士兵约定:“今天一定要找机会下手,你们不能喝醉。”陆俟于是装醉,上马大喊,斩下刘超首级。士卒们应声出去,于是就平定了这次叛乱。太武帝十分高兴,征拜陆俟做了外都大官。


相关阅读
1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2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3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4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5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

6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