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权邦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3-26
权邦彦,字朝美,河间人。登亲宁四年太学上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改宣教郎,除国子司业。全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会敌兵大至,移屯南华。二帝北迁,邦彦与泽五表劝进。
建炎元年五月,召还,命知荆南府,改东平府。时东州半已入金至是围益急邦彦誓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在。有司议失守罪,将重坐之,帝以其父母妻子皆没于敌,才贬二秩。剧盗张琪残衢州,邦彦遣裨将平之改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以治办称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初,邦彦献十议以图中兴大略谓:“宜以天下为度,进图洪业,恢复士宇勿苟安于东南。驾御诸将,当之以法,而限之以爵。命读讲之臣,取累朝训典及三代、汉、唐中兴故事,日陈于前,以裨圣学。又监现伤善妨之评,偷安苟容之佞,市恩立威之奸,怀该周上之欺,听其言,察其事,则忠邪判。”
吕颐浩素善邦彦,荐用之。给事中程瑀劾邦彦五罪,三疏不报。邦彦在框密,又言:“宜乘机者三,譬奕之争先,安可随应随解,不制人而制于人哉?“寻兼权参知政事。三年,卒无子,以侄衍为后。有遗稿十卷,号《瀛海残编》,藏于家。
(节选自《宋史 权邦彦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东州半已金/至是围/益急邦意/智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在
B. 时东州半已入金/至是围/益急邦意/誓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在
C. 时东州半已入金/至是围益急/邦誓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在
D. 时东州半已入金/至是围益急/邦彦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是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
B. 教授,古代为学官名称;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等具体事务。
C.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官职。
D. 兵部,古代中央六部之一,其长官称为兵部尚书,掌管武官的选用及兵籍、兵械、赋税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权邦彦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崇宁四年太学上舍及第后调任沧州教授,入朝为太学博士;有遗稿十卷,号称《瀛海残编》,藏在家中。
B. 权邦彦心系国事,敢于进谏。金人围困汴京,权邦意和宗泽上奏劝皇帝不要北迁;献上十条建议策划中兴之事,建议皇帝不要苟且偷安。
C. 权邦彦誓死守城,作战勇敢。权邦彦发誓以死守城坚守了几个月,城终被攻破,他还拼力战斗不肯停止,最终率领百姓突围出城。
D. 权邦彦处置得当,治政有方。大盗张琪残害州,邦派偏将去平定;他担任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时,因为治政能干而被称赞。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议失守罪,将重坐之,帝以其父母妻子皆没于敌,才贬二秩。
(2)吕颐浩素善邦查,荐用之。给事中程瑀劾邦彦五罪,三疏不报。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有关官员评议(权邦彦)失守城池的责任,将要从重地的罪,皇帝因为他的父母和妻子儿女都敌手,只(将他)贬官两级)
(3)吕颐浩向来与权邦彦交好,推荐任用他。给事中程口弹劾权邦彦五条罪状,三次上书没有得到答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益急”与“邦彦”之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应是“力战不已”,排除D。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面对博大精深的文化常识, 积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广泛涉猎,重点突破;2、立足教材,举一反三;3、处处留心,善于归纳。本题D 项“掌管”全国赋税的不是“兵部”,而是“户部”。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内容概括分析能力。本题是“选非题”,“权邦意和宗泽上奏劝皇帝不要北迁”有错,他们是劝高宗登基。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议”,评议;“之”代词,他;“以”,介词,因为;“妻子”,妻儿(古今异义);“于”,介词,引出对象;“才”,仅仅,只;“秩”,级别。(2)“素”,平素,向来;“善”,与……交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之”代词,他;“劾”,弹劾;“疏”,上疏;“报”,答复。

参考译文
权邦彦,字朝美,是河间人。崇宁四年太学上舍及第,调任沧州教授,入朝为太学博士,改任宣教郎,授任国子司业。金人再度入侵,高宗建立大元帅府,发动两河部队保卫汴京,权邦彦率顿自己部下士兵两千五百人,和宗泽从澶渊奔赴韦城,占据刀馬河,其他各路部队还没有前进的。恰逢敌兵赶到,转移驻扎在南华。两位皇帝迁往北方,权邦彦和宗泽连上五道奏疏劝高宗登基。
建炎元年五月,(皇帝)召令(权邦彦)回去,任命(他)掌管南府,后改任东平府(知府)。当时东方州郡一半已被金军占领,到这时围困更加急迫,权邦彦发誓以死守城,过了几个月城被攻破,(权邦彦)还拼力战斗不肯停止。百姓志愿跟从他,突围出城,于是奔往皇帝所在之地。有关官员评议(权邦彦)失守的责任,将要重重治他的罪,皇帝因他的父母和妻子儿女都陷在敌手,只贬官二级。大盗张琪残害徽州,权邦彦派偏将去平定他(权邦彦)改任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因治政能干被称赞。绍兴元年,(权邦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侍读。当初,权邦彦献上十条建议来谋取中兴,大致是说:“应当把天下全盘考虑,进而谋求宏大事业,恢复国土,不要在东南苟且偷安。驾驭各位将领,应当用法律震慑他们,用官位限制他们。命令担任讲读的臣子,吸取历朝训示法典以及三代、汉、唐中兴的旧例,每天摆在面前,来增益圣主的学习。又要警惕观察伤害好人和妨害贤能的人的谗言,偷闲安乐苟且取容的人的奸佞,售卖皇恩立己威严的奸臣心怀欺诈蒙蔽主上的人的欺骗,听他们说话,观察他们的行事就能判别忠诚和邪恶。”吕颐浩素来与权邦彦友好,推荐任用他。给事中程瑀弹劾权邦彦五条罪状,三次上书没有收到答复。权邦彦在枢密院,又说:“应该多次利用机会,就像下围棋时抢先手一样,怎么能顺应变化,不去制约别人而被别人制约呢?”不久暂时兼任参知政事一职,绍兴三年去世。没有儿子,过继侄子权嗣衍为后代。有遗稿十卷,号称《瀛海残编》,藏在家中。 


相关阅读
1 檀道济阅读答案与翻译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 【查看全文】

2 源雄传翻译赏析_源雄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 【查看全文】

3 刘辟传原文_刘辟传翻译赏析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 【查看全文】

4 郭衍传原文_郭衍传翻译赏析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 【查看全文】

5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 【查看全文】

6 陈仲微传原文_陈仲微传翻译赏析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嘉奖为义门。嘉泰二年(1202),考中进士。调任为莆田县尉,恰逢没有县令,通判又罢免柔弱与不任职的人,有关部门把县令的事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