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吴廷祚传》

发布时间: 2019-09-18
吴廷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少颇读书,事周祖,为亲校。广顺初,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为皇城使。会天平符彦卿移镇大名,以廷祚权獉 知郓州。世宗即位,迁右羽林将军,充内客省使。未几,拜宣徽北院使。世宗征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师还,权判澶州。归阙,加右监门卫大将军。俄迁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知西京留守事。汴河决,命廷祚督丁壮数万塞之。因增筑堤防,自京城至临淮,数旬讫工。世宗北征,权东京留守。是夏,河决郑州原武县,命廷祚发近县丁壮二万余塞之。师还,以廷祚为左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傅,充枢密使。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尉。宋初,加同中书门下獉獉獉獉 三品,以其父名璋,故避之。会李筠叛,廷祚白太祖曰:“潞城岩险,且阻太行,贼据之,未易破也。筠素勇而轻,若速击之,必离上党来邀我战,犹兽亡其薮,鱼脱于渊,因可擒矣。”太祖遂亲征,以廷祚留守东京兼判开封府。筠果领兵来,战泽州南,其众败走。及讨李重进,又为东京留守。建隆獉獉 二年夏,帝谓之曰:“卿掌枢务,有年于兹,与卿秦州,以均劳逸。明日制出,恐卿以离朕左右为忧,故先告卿。”即以为雄武军节度。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
西夏酋长尚波于率众争夺,颇伤役卒,防捕击其党,以状闻。上令廷祚代防,赍诏赦尚波于等,夏人感悦。是年秋,以伏羌地来献。乾德二年来朝,改镇京兆。
开宝四年长春节来朝。俄遇疾,车驾临问,命爇艾灸其腹,遣中使王继恩监视之。未几卒,年五十四。赠侍中,官给葬事。廷祚谨厚寡言,性至孝,居母丧,绝水浆累日。好学,聚书万余卷。治家严肃,尤崇奉释氏獉獉 。《宋史列传卷十六·吴廷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
B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
C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
D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一般是指官吏补充缺职,表达相同意思的还有“假”、“行”、“署”、“护”、“摄”等。
B“中书门下”简称“中书”,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初期的行政机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
C“建隆”,年号名。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秦始皇,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释氏”,佛姓释迦的略称,也指佛或佛教。“释”,为印度释迦牟尼佛陀家族之姓,现也多用于华人地区出家人的姓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廷祚受历任君主器重。周太祖时即为亲校,周世宗时多任要职,宋太祖讨李重进时,他奉命留守东京,保障后方。
B吴廷祚治理才干卓越。汴河决口,他奉命率丁壮增筑堤防仅数旬而成;黄河溃决,他再次奉命率丁壮堵塞大功告成。
C吴廷祚军事谋略突出。宋太祖镇压李筠叛乱时,他建议太祖速战速决,诱李筠离开据点而歼之,太祖依计大获全胜。
D吴廷祚谨厚好学,儒道兼修。他居母丧期间,为致哀多日不曾进食;他喜读书,藏书万余卷;他尤其喜好释氏之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筠素勇而轻,若速击之,必离上党来邀我战。
(2)西夏酋长尚波于率众争夺,颇伤役卒,防捕击其党,以状闻。


10(3分)B(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
11(3分)C(年号始于汉武帝)
12(3分)D(“尤其喜好释氏之教”,理解有误,原文“尤崇奉释氏”,“崇奉”为尊敬祀奉之意)
13(10分)(1)李筠一向勇猛而且轻敌,如果快速攻击它,他一定会离开上党来半路拦截我们交战。(5分。素:向来、一直;轻:轻敌;邀:半路拦截,一点 1分,句意通顺 2分)
(2)西夏酋长尚波于率领众人争夺(夕阳镇),服役的人受到损伤,高防抓捕他的党羽,尚波于把情况报告皇上。(5分。省略 1分,捕击:抓捕;闻:使皇上知道。句意通顺 2分。)

【参考译文】
吴廷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年少时读了不少书,侍奉周祖,担任亲校。广顺初年,授任庄宅副使,升任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朝为皇城使。恰逢天平符彦卿移军镇守大名,让吴廷祚暂时代管郓州。世宗即位,升任右羽林将军,担任内客省使。不久,任命宣徽北院使。周世宗征伐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班师回朝,他暂管澶州。回到朝廷,加官为右监门卫大将军。不久迁任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了解西京留守事。汴河决堤,命令廷祚督管壮丁数万人堵塞的汴河。通过增筑堤防,从京城到临淮,几天完工。周世宗北伐,代理东京留守。这个夏天,黄河在郑州原武县决堤,命令廷祚征调附近各县壮丁二万多堵塞缺口。班师回朝,任命刘延祚担任左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傅,充枢密使。恭帝即位,加官检校太尉。宋初,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他父亲名璋,因此避讳它。恰逢李筠反叛,廷祚告诉太祖说:“潞城山路险峻,并且阻断太行山,敌人占据了,不容易攻破。李筠一向勇猛而且轻敌,如果快速攻击它,他一定会离开上党与我们邀战,就像野兽离开了沼泽,鱼脱离水,就可以擒获了。太祖于是亲自征讨,让吴延祚留守东京兼判开封府。李筠果然领兵来,在泽州南下激战,他的军队败逃。等到讨伐李重进,又担任东京留守。建隆二年夏,皇帝对他说:“你掌枢密院事务,也有一年了,与卿秦州,以同甘共苦。第二天制出,恐怕你因离我左右成为忧虑,所以先告诉你。“就让他担任雄武军节度使。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与大沼泽,多出大木头,古代伏羌县的土地。高防管理秦州时,建议在本地设置采造务。
西夏酋长尚波于率领众人争夺,服役的人受到损伤,高防捕捉他的党羽,尚波于把情况报告皇上。皇上命令廷祚代防,带着诏书赦免尚波于等人,西夏深受感动。这一年秋天,以被羌地前来进献。乾德二年来朝廷,改镇京兆。
开宝四年长春节来朝见。不久生病,皇帝亲临问,命令点燃艾灸的腹部,派遣中使王继恩监管着。不久去世,五十四岁。追赠侍中,官府供给丧事。廷祚谨厚少说话,本性孝顺,居母亲丧,绝水米汤好几天。好学,藏书一万多卷。治家严格,特别崇奉佛教。


相关阅读
1 宋史•孙何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 【查看全文】

2 《宋史·刘甲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淳熙二年进士。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擢工部侍郎。除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 【查看全文】

3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苏易简传》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 【查看全文】

4 《宋史·范仲淹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概括百姓给范仲淹画像立生祠的原因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 【查看全文】

5 《宋史·辛弃疾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②,遂决意南归。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 【查看全文】

6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曾公亮传》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