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阅读答案与翻译-《苏秦刺股》

发布时间: 2021-05-13
苏秦刺股
原文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①,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②,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③,嫂不为炊④,父母不以为子。
苏秦乃叹曰:“此皆⑤秦⑥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⑦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去秦而归
引锥自刺其股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
3、从这篇小短文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出2点即可)

1、离开    大腿
2、(他)游说秦王,前后写信很多次(可他的主张)却没有被采纳。
3、①只有知识才能丰富自己,武装自己;②一个人要有坚韧不拔的品格;③学习要刻苦勤奋,方能成功;④人遇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丢失了志气和自信。

分析
1、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
①去秦而归:只好离开秦国回家。去:离开。
②引锥自刺其股: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股:大腿。
2、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说:游说。书:写信。而:表转折。为:被。用:采用。
3、
本题考查主旨理解。结合”说秦王,书十上”,“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可见其受挫之后坚忍不拔,有志气;结合“乃发愤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可见其刻苦勤奋;结合“期年,赵王封其为武安君,受相印,人随其后”,可见拥有知识,学有所成。所以作答本题可以从“坚忍不拔、用知识装点自己、面对困难不屈服”等方面作答。


注释
纵横之术: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合纵即战国时东方的齐、燕、赵等六国联合起来抗秦;连横即秦国用远交近攻的方法逐个击破东方六国。
用:采纳。
纴(rèn):纺织。
炊:烧火做饭。
皆:都。
秦:我,苏秦自称。
卒:终于。

译文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采取他的主张,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但是都没有被采纳,苏秦资金缺乏,穷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作儿子。
苏秦于是叹气道:“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然后就发愤读书,他说:“哪有游说诸侯国君而不能成功的人呢?”读书到快要打瞌睡的时候,苏秦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最后终于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一同抵抗秦国,苏秦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苏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头悬梁,锥刺股”中“锥刺股”的主人公。苏秦在穷困潦倒、众叛亲离之际,没有丧失信心,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引锥刺股,终成一番伟业。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想要把事情做成功,必须首先强大自己,然后向着目标努力拼搏,让一切的冷眼和嘲笑成为激励你前行的动力。



相关阅读
1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阅读答案-2019年中考文言文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 【查看全文】

2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阅读答案与翻译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人媵①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 【查看全文】

3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孝义》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 【查看全文】

4 科场二则(其一)阅读答案与翻译-江西周学士力堂

科场二则(其一) 江西周学士力堂,葵卯乡试,题是学而优则仕一节,文思幽奥,房考张某不能句读怒而批抹之置孙山外。晚间,各房考归寝,张忽呓语不止,自披其颊曰:如此佳文,读而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查看全文】

6 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晏子之御者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