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审戒子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1-05-15
李存审戒子
原文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②,尝③戒诸子曰:“尔父少④提一剑去⑤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⑥骨出镞⑦者凡⑧百余。”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⑨生于膏粱⑩,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诸子皆诺⑪。

注释
李存审:唐末五代时期名将。
寒微:指出身贫苦,社会地位低下。寒,贫苦。微,地位低下。
尝:曾经。
少:年轻时。
去:离开。
破:剖,劈开。
镞(zú):箭头。
凡:总共。
尔曹:你们。
膏粱:此指富贵人家。膏,肥肉。梁,精米。
诺:答应。

译文
李存审出身贫苦,地位低下,他曾经告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里,地位达到将相之高,这中间死里逃生的情况不止一次,剖开肉骨从中取出箭头的事情总共有上百次。”
接着他把所有取出的箭头拿给孩子们,吩咐他们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孩子们都答应了。

相关练习
[注]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育梁:育,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李存审出于寒微
(2)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3)位极将相
(4)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
3、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1)贫困;(2)离开;(3)至,到达;(4)剖
2、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令他们收藏起来。
3、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4、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李存审:(862年一924年),原姓符,字德详,陈州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因被赐为李姓,所以史册载为李存审。
李存审被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累破后梁,驱逐契丹,大小百余战,最终官至检校太师、中书令,镇守幽州。卒后追封秦王。

启发与借鉴
李存审出生入死,凭借战功“位极将相”,因为成功的不易,他始终保有忧患意识,希望这些用命换来的箭头能时时告诫后代:不可忘本,要努力有所作为。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的生活,虽然满足了物质的需要,长久下去却会让人丧失斗志,精神颓废。反之,忧患和磨难则可以激励人的斗志,促使人有新的成就。



相关阅读
1 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晏子之御者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查看全文】

2 科场二则(其一)阅读答案与翻译-江西周学士力堂

科场二则(其一) 江西周学士力堂,葵卯乡试,题是学而优则仕一节,文思幽奥,房考张某不能句读怒而批抹之置孙山外。晚间,各房考归寝,张忽呓语不止,自披其颊曰:如此佳文,读而 【查看全文】

3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孝义》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 【查看全文】

4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阅读答案与翻译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人媵①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 【查看全文】

5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阅读答案-2019年中考文言文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 【查看全文】

6 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