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宋本
至治三年,子过朗,周君景春语子:“吾白马湖因田,子尝觞其会心亭者,吾岁再三至,至辄留数十日。虽颇野逸,吾犹以近城郭,过客夥;往往闻官府里巷事为可厌。别买小山敖山驿旁,筑亭其上,距城六十里而远,非亲戚故人来候,终岁无通刺者。其奇胜岑蔚,视白马湖不营什百。”因共往临观,徘徊忘归,暮就宿亭中。既别君以北,怀其境,必形思梦,数数念君,为能自适。
盖亲大林丘山者,莫樵牧农夫若。然其目不知书诗,昧道理,劳斧斤耜来,指跹,以登陟作业,虽日涉,只见其苦。常试问之,将悼其生之在野,又乌知惬心目高深耶?知者独士大夫。 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苟名士大夫,率不甘沉浮稠人中,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西东驰鹜无已时,其乡有十年、廿年不至者,况良田美池?否则暂至,集农夫耕获,校斗斛诈欺,不得自休息,穷日疲极而睡,旦复乘车骑马还市中,自适之乐夺矣。君爵禄不入心,又不肯自婴世故,闻人争竟是非,远避如不及。至山中,纳履策杖,偷然往来林下。遇田父道人,坐谈或略具酒茗资笑乐。于是山林可爱而玩者,若皆效奇以出,不为外夺故也。它士大夫能效君,则其园田讵皆无奇?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
予虽知,亦无田不能自还。 今兹日戴黑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热。当是时,思自适周氏亭中,遂不可得。既以贤君,又恨樵牧农夫之悼在野也。初君求名亭以记,诺之,三食新矣,弗果。其子鼎亨游京师,复以君意趣。事归,乃追思所履以睹者,名亭曰“水木清华”而记之。所买山在那北,未至里许,即行田间,难踔隧吟上。若缘山,实小卓,臂而上平。雅杉数十章,秀沫可爱。前临溪,闭四五尺,夹溪苗松无数若发。水洮然历沙石湾磴,浏浏有声。又前,则田畴迤通。亭平出溪上;三楹,颜加勋垂,敝洁以雅。亭右山笼,青被赤林,中得微行。至一泌,号“龙潭”,山 中人待龙尝起于是,得条灌肆统之,水净漾,雨早不登托。阜之后泊旁,高山巨木弥望,势皆走亭。
泰定四年三月,朝列大夫、礼部郎中宋本记。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昧道理 昧:不了解
B.将悼其生之在野 悼:悲伤
C.又不肯自婴世故 婴:被……所缠
D.复以君意趣 趣:志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莫樵牧农夫若 父兄与君若其身
B.穷日疲极而睡 门虽设而常关
C.不为外夺故也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D.山中人传龙尝起于是 于是饮酒乐甚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至治,是年号,“至治三年”是采用年号纪年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还有“永和九年”“始元六年”以及《左传》记录“烛之武退秦师”一事的“僖公三十年”等。
B.书诗,本指《尚书》与《诗经》,本文“然其目不知书诗”中的“书诗”,与《孔雀.东南飞》“十六诵诗书”中的“诗书”含义相同,都泛指书籍。
C.斗斛,是两种量器,在本文中指少量、微薄,与《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含义大致相同。
D.文中的“京师”,是指当时的都城。南宋陆游有“谁令骑马客京华”一句,其中的“京华”指南宋行在临安。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A.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B.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C.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D.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周景春起初有白马湖园田,后来因为离城太近,行人太多,常听到世俗之事,心生厌烦,于是另寻他处以闲居。
B.作者为了赞扬周景春的田园生活,分别用樵牧农夫及其他拥有田园的士大夫与之对比,主题鲜明突出。
C.作者曾答应为周景春新田园中的亭子命名,但三年过去还未兑现,恰值景春之子来,于是回忆当年游览之景,将亭子取名为“水木清华”。
D.作者羡慕周景春的闲适生活,在为其亭取名之后,自己也另在郡北买了一座山,畅游其间,颇为自适。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
②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
(7)分析作者写此文的原由,请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
(1)D
(2)A
(3)A
(4)A
(5)D
(6)①有良田美池可以去的士大夫,难道只有您,然而不如你的也有很多呀。
②这不是您独揽这种乐趣不让与他人,是他人没有赶上您而已。
(7)①为了思念周景春。
②为了表达对周景春能够归隐田园,尽情山水的敬仰之情。
【解答】
(1)D.趣:通“促”,催促;督促。译文:又用你的心意来催促我。
故选D。
(2)A.两个都是动词,“比得上”。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介词,表被动,被/动词,认为。
D.介词,从/介词,在。
故选A。
(3)A.“僖公三十年”是王公年次纪年法,不是年号纪年法。
故选A。
(4)句子大意为:现在我早早地回到曹局批阅文书,常常没时间吃饭,傍晚才回去,脱了衣帽就忧伤地入睡。首先根据句子动宾搭配的结构,可判断“入曹局”“治文书”都是动宾结构,句子成分完整,二者之间应该断开,排除BD两项。“不遑食”指没有时间吃饭,分开没有意义,所以排除D项。
故选A。
(5)D.“自己也另在郡北买了一座山”,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周君景春语予:‘吾白马湖园田……别买小山敖山驿旁'”,不是作者自己买的山,而是作者回想朋友周景春的亭子周围的景色。
故选D。
(6)①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定语后置句,翻译为“有良田美池可以去的士大夫”;适,去、往;讵,文言副词,难道,岂,表示反问;止,只、仅。译文:有良田美池可以去的士大夫,难道只有您,然而不如你的也有很多呀。
②是,这;擅,独揽;斯,这;不即,没有赶上。译文:这不是您独揽这种乐趣不让与他人,是他人没有赶上您而已。
(7)根据原文“既别君以北,怀其境,必形思梦,数数念君,为能自适”意思是“离开他到了北方以后,常常怀念那里的环境,常常做梦梦到,很是想念周景春,不能自拔”,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思念周景春。
根据原文“它士大夫能效君,则其园田讵皆无奇?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意思是“其他的士大夫如果能够效仿你,那么还有哪里的田园不奇特呢?这不是您独揽这种乐趣不让与他人,是他人没有赶上您而已”,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周景春能够归隐田园,尽情山水的敬仰之情。
参考译文:
到了顺治三年,我守孝期满,周景春对我说:“我有个白马湖园田,我曾经在那里的会心亭里喝酒,一年要去三次,到那就会留下住十几日才离开。那里虽然纯朴闲适,我还是认为它靠近城里。那里有很多的过客,每每听到官府和街坊里的俗世就觉得讨厌,另外在山的旁边买了一座小山,在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距离城里有六十多里远,不是亲戚朋友不会招待。一年到头都没有人来送名贴,它景色优美草木茂密,比白马湖不止(美)十倍百倍。”于是我就和他一同前往观赏,流连忘返,傍晚就留宿在亭子中。离开他到了北方以后,常常怀念那里的环境,常常做梦梦到,很是想念周景春,不能自拔。
大概能亲自到大山林里的人,没有能比的上樵夫和放牧的了。然而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不懂得道路,只知道拿着农具干活,手上磨出了老茧,来登上山林工作,虽然每天都能上山,但是只见到了它的劳苦。曾经问过他们,他们只知哀吊自己出生在山野里,又那里知道我们羡慕他们内心满足目光高远呢?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有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去的士大夫,难道只有您,然而不如你的也有很多呀。假如那些有名的士大夫,都不甘心在众人中沉浮,一定会振奋自拔使自己变得自豪,来求取一点功名,使家族亲戚和同辈的人感到诧异,东西奔走没有停上的时候,十年、二十年不回自己的家乡,更何况有良田美池呢?否则就暂时到村子里,召集农夫校对耕种与收获的情况,斤斤计较故意欺诈不得休息,第二天一早就乘车回到城市中了,就失去了自得其乐的乐趣了。你不关系功名利禄,又不肯被世俗人情习惯缠绕,听到人们争论是非,远远的躲避如恐不够远。到了山中,就穿着草鞋拄着木杖,无拘无束地在山林里来往。遇到农夫和道人,就坐下来谈天或者简单的准备些酒和茶水来助兴。这时候山林的可爱和适合玩耍,就都像这样被表现出来,而不被外来的人抛弃的原因吧。其他的士大夫如果能够效仿你,那么还有哪里的田园不奇特呢?这不是您独揽这种乐趣不让与他人,是他人没有赶上您而已。
我虽然知道,没有田地不能回去享受。现在我早早地回到曹局批阅文书,常常没时间吃饭,傍晚才回去,脱了衣帽就忧伤地入睡。在这个时候,想到自己到了周景春的亭子里,远的不可以得到。已经是贤明的人了,又遗憾樵夫放牧的农夫的伤心在田野里。当初你向我求取亭子的名字来记住它,我答应了,三年过去了,没有结果。后来你的儿子鼎亨到京师游玩,又用你的心意来催促我。鼎亨回去以后,我就想我在亭子中所走过的看到的,给它命名为“水木清华亭”来记住它。你买的一座山在郡北,没有多远就到了,在田间行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跳跃。像沿着山前行,实际上是小山丘,从下往上越来越平坦。十几棵的小树木,挺拔秀丽非常可爱。前临小溪,又四五尺宽,小溪两部很多的苗松刚发芽。溪水清澈沙石湾磴历历可见,水流有声。又往前走,田地曲折连绵。亭子约一半高出溪水之上,有三个柱子,都涂以黑色和白色,宽敞整洁淡雅。亭子右边的山脚下,青色的竹子,红色的酸枣树,在里面要慢慢地行走。到了一个深潭,叫“龙潭”,山中人传说有龙曾经在这里兴起,条灌木肆意缠绕,水很清澈,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潭水都不曾增加和消减。山后泊船旁,高山巨水充满视野,走势都围绕着亭子。
泰定四年三月,朝列大夫,礼部郎中宋本记录。
相关阅读
1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2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3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4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5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6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