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B.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C.上日/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D.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削户,曾经被封赏的户数被削减以示惩戒。古代封赏有千户侯、万户侯的说法。
B.表,古时给皇帝的书信、奏章,本文的“表”和《出师表》《陈情表》都含劝谏的意味。
C.丙子,天干地支可以纪年、月、日。本文“丙子”是用来计日的,纪年用的是皇帝年号。
D.洛阳宫,洛阳曾是东汉的都城,在唐高宗后被定为东都,此处指在洛阳修建宫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在儿子打猎损害百姓利益被柳范弹劾后,迁怒于侍奉教导儿子的长史,柳范责问为何不处罚房玄龄,当面冒犯太宗。
B.太宗善辨臣子进言对德政的作用,所以悦柳范而拒邓世隆,他对自己的言辞也有认识,有益的将会记入史书,无益的不劳文集。
C.太宗在孙子的宴会上不忘向魏征询问意见,魏征认为贞观之后臣子虽然顺从太宗勉强进言,但是脸上已经有为难的神色。
D.太宗也有普通人的情感,皇甫德参谏修洛阳宫,太宗发怒,听从魏征的意见才终止修建洛阳宫,但当时心里还是有些不愉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
(2)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14.魏征认为太宗“人悦服则不逮也”的理由主要是什么?请简述。(3分)
答
10.B
【解析】本题考查语境中对“以为”一词主语的理解。其主语如果省略,则语意难以理解。本题还考查对 “赐”一词宾语的理解。“赐”的宾语应该是物而不宜是人,所以要断在“兰陵公主园”处。
11.B
【解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赴职的原因,不含有劝谏的意味。
12.C
【解析】“臣子虽然顺从太宗勉强进言,但是脸上已经有为难的神色”有误,应该是太宗虽然勉强顺从臣子的谏言,但是脸上有为难的神色。
13.【参考答案】(1)远方的人畏服威严仰慕仁德,所以前来归顺;如果说不如从前,为什么会到达这一步呢?(“逮”“何以”“致”各1分,句意1分)
(2)如果不是你,没人能说到这么深刻的地步(或译为:我达不到这一步),人苦于不能了解自己啊。(补出“不能及此”的主语,1分,“苦” “自知”各1分,句意1分)
14.【参考答案】①心理上,觉得国家已经治理好了,不居安思危。②行动上,听人劝谏,勉强答应,面有难色。
【解析】本题重点在回答魏征说太宗“人悦服则不逮”的原因,所以可以从太宗的心态和行动上加以总结,从原文中搜寻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李恪多次外出打猎,严重损害居民的利益,侍御史柳范上书弹劾他。丁丑(二十六日),李恪因此被免官,削减食封三百户。太宗说:“长史权万纪侍奉我的儿子,不能匡扶修正过失,按罪应该判处死刑。“柳范说:“房玄龄侍奉陛下,尚且不能制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处罚权万纪!”太宗大怒,拂衣而起到宫中去。过了很久,太宗独自请来柳范对他说:“为什么要当面冒犯我呢?”柳范回答说:“陛下仁慈圣明,我不敢不竭尽我的愚鲁憨直建言”太宗听了很高兴。十二年三月辛亥(初二),著作佐郎邓世隆上表请求编集太宗文章。太宗说:“我的文辞号令,对百姓有益处的,史书都会记录下来,足以成为不朽的言辞。如果没有益处,编集出来又有什么用呢!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都有文集在世间流传,对于他们的灭亡又有什么补救呢!作为君主担心的是没有德政,文章有什么用!”于是不答应。丙子(二十七日),因为皇孙出生,在东宫宴请五品以上的官员。太宗说:“贞观之前,跟从我谋划天下大事,是房玄龄的功劳啊。贞观以来,修正过失,是魏征的功劳啊。”于是都赏给他们佩刀。太宗对魏征说:“我这些年的政事和往年相比怎么样?”魏征回答说:“威严与明德所影响到的,比贞观初年要深远得多,臣民心悦诚服则不如以前。”太宗说:“远方的人畏服威严仰慕仁德,所以前来归顺;如果说不如从前,为什么会到达这一步呢?”魏征回答说:“陛下以前忧虑天下未治,所以你的仁德道义每天都有进益;如今你安于天下大治,所以就比不上以前了。”太宗说:“现在做的事,跟往年没什么区别,凭什么说不同了呢?”魏征回答说:“陛下在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谏,常常引导他们让他们说,听的时候就高兴地接受了意见。如今却不是这样的,你即使勉强听从进谏,脸上还是有为难的神色。所以不同了。”太宗说:“这些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魏征回答说:“陛下当年想要杀元律师,孙伏伽认为按法律不宜判处死刑。陛下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园赏赐给孙伏伽。有人说:‘赏赐太丰厚。’陛下说:‘自从登基以来,没有进谏的人,所以赏赐他。’这是引导大家让他们进谏啊。司户柳雄虚报在隋朝的资历,陛下想要杀了他,后来接受了戴胄的谏言而没有杀他。这是乐于听从劝谏啊。近来皇甫德参上奏谏言修建洛阳宫的事,陛下非常愤怒,虽然因为我的进言而作罢,但只是勉强听从意见啊。”太宗说:“如果不是你,没人能说到这么深刻的地步(或译为:我达不到这一步),人苦于不能了解自己啊。”
相关阅读
1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3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4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5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6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