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阅读答案与翻译-《淮南子·修务》

发布时间: 2023-06-06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舜作室,筑墙茨屋,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禹沐浴霪雨,栉扶风,决江疏河,随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乃整兵鸣条①,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又况赢天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者乎?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
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为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绝国珠俗、僻远幽间之处,不能被德承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
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观之,则伊尹负鼎而千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转鬻,管仲束缚,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权自然之势,而曲敌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若夫以火 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
(节选自《淮南子·修务》)
【注】①鸣条:地名。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此A五B圣C者D天E下F之G盛H主I劳J形K尽L虑M为N民O兴P利Q除R害S而T不U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致聪明”与“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两句中的“致”字含义不同。
B.石,古代容里单位,常用容里单位有升、斗、斛等,学者通常认为斛和石相通。
C.“又况赢天下之忧”与“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两句中的“赢”含义不同。
D.“积财而不以相分”与“不耻相师”(《师说》)两句中的“相”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写了圣人忧民的表现,第二段写得较为详细,第四段写得简略,二者详略有所不同,目的也不一样。
B.古代拥立帝王除了要满足他们的欲望外,还因为天下出现一些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等不好的现象,拥立帝王来使天下团结平等。
C.作者认为用火去烘烤井水,将淮水引上山岗浇灌,这些都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违背的是自然规律,这可以称之为人为做作。
D.本文立论方式先破后立,第一段引述他人对“无为”的看法,作者对此表示反对,最后一段明确提出了自己对“无为”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②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
14.同是忧民,神农、尧、舜分别忧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D I M
11.C
12.B
13.①商汤于是在鸣条整治军队,把夏桀围困在南巢,斥责夏桀的罪刑,(随后)把他放逐到历山。
②因此圣人们不怕山高河宽,甘愿吃苦蒙受耻辱来求取君王的信用。
14.①神农:在饮食方面。②尧:在教化方面。③舜:在居住方面。


【解析】
10.“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为判断句,“者”“主”后断开;“劳形尽虑”,省略主语,作“五圣”的谓语,其后应断开。故在DIM三处断句。句子翻译为:这五位圣王,都是天下威望很高的君王,他们劳累身体,绞尽脑汁思虑国事,为人民兴利除害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故答案为: D I M
11.C.“含义不同”错误。更何况现在是承担天下的忧虑、担负海内外的事情呢?赢:承担/人们挑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赢:挑着,承担。
故答案为:C。
12.B.“古代拥立帝王除了要满足他们的欲望外”错误。原文为“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意思是“古代拥立帝王,不是为了奉养其物欲”。
故答案为:B。
13.①整兵:整治军队;谯:斥责。②是以:因此;高山:怕高山;干:求取。
故答案为: ①商汤于是在鸣条整治军队,把夏桀围困在南巢,斥责夏桀的罪刑,(随后)把他放逐到历山。
②因此圣人们不怕山高河宽,甘愿吃苦蒙受耻辱来求取君王的信用。
1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原文“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可知,神农忧的是饮食方面。
根据原文“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可知,尧忧的是教化方面。
根据原文“舜作室,筑墙茨屋,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可知,舜忧的是居住方面。
故答案为:①神农:在饮食方面。②尧:在教化方面。③舜:在居住方面。

【附参考译文】
有人说:“所谓无为,就是寂然无声,漠然不动,拉他他不来,推他他不去。像这样子,才叫把握道的原则。”我则不是这样认为。试问:“像那神农、尧、舜、禹、汤,可以称圣人了吧?明白道理的人肯定不会作否定的回答。从这五位圣人身上,可以看出他们不可能是“无为”的,这是十分清楚的。
远古时候,人民吃野菜、喝生水,采树上的果实充饥。当时经常得疾病和受到有毒食物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神农便开始教导人民播种五谷,品尝泉水的甜苦,让人民知道怎样避开有害的东西、趋就有益的事物。尧帝确立奉行孝慈仁爱,对待人民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舜帝建造了房屋,修筑了土墙,用茅草、芦苇盖屋顶,使人民不再住野外穴洞,都有了房屋家室。夏禹冒着暴雨、顶着狂风,疏导江河,随着山势砍削树木作记号,平整土地、治理水域,这样安定了一千八百个国家。商汤起早摸黑,用尽智慧思考国家大事,减轻赋税,使人民能过得宽松富裕;布施德惠,以救济贫困;凭吊死者,又宽慰病人,供养孤儿寡妇。因此人民亲附汤王,使政令能顺利执行,汤王在鸣条整治军队,把夏桀围困在南巢,谴责夏桀的罪行,然后把他流放到历山。这五位圣王,都是天下威望很高的君王,他们劳累身体,绞尽脑汁思虑国事,为人民兴利除害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捧一爵酒,脸上不会显出吃力的样子,但要提起一石重的酒樽,就非得出汗不可,更何况现在是承担天下的忧虑、担负海内外的事情呢?圣人忧虑人民的疾苦的事明摆在那里,还要说他们“无为”,这难道不荒谬吗?
且说古代拥立帝王,不是为了奉养其物欲;圣人登上君位,也不是为了自身的安逸享乐。这是因为天下出现以强凌弱、以多欺少、以诈骗愚、以勇侵怯、满腹经伦不肯指导别人、积财满堂不肯给济别人的现象,所以才拥立帝王来使天下团结平等。又因为天子帝王的聪明才智不足以普及遍照天下海内,所以又设置三公、九卿来辅佐帝王天子。还因为遥远异邦、偏僻地区无法承受到帝王天子的德泽,所以又分封诸侯来教诲那里的民众。
如果再从平民百姓出身的人来观察,可以发现:伊尹曾以烹调技术取得商汤的重用,吕望是由操刀屠牛入仕周朝,百里奚曾多次被转卖为奴,管仲曾被捆绑拘捕过,孔子长年周游列国,家中的烟灶也没熏黑过,墨子四处奔走,炕席都从没坐暖过。因此圣人们不怕山高河宽,甘愿吃苦蒙受耻辱来谋得君王的信用,他们并不是为了贪图利禄、羡慕地位,而是一心想要为民谋利、为民除害。由此看来,圣人君王为百姓忧虑劳累也实在厉害。
像我说的无为,指的是偏私的念头不能够进入公道之中,嗜欲爱好不能使正道歪曲,根据道理而行事,按照资用而建立功劳,推究自然的规律,那么巧诈便没有容身之地了,事业成功而自己不夸耀,功名建立而不成说有功,并不是说感触你也毫无反应,有压力也无动于衷。而那种用火去烘烤井水,将淮河水引上山岗浇灌,这些都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违背的是自然规律,所以这也被称之为人为做作。



相关阅读
1 造酒忘米原文_文言文造酒忘米翻译赏析

文言文《造酒忘米》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 【查看全文】

2 《与子俨等疏》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晋)陶渊明

与子俨等疏 (晋)陶渊明 ①告俨、俟、份、佚、佟: ②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发斯言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的语句是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的语句是∶ , 。 (2)南朝诗人鲍照在《代白头吟》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张孝祥的《念奴娇 【查看全文】

4 《初晴游沧浪亭》《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苏舜钦

初晴游沧浪亭 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 ② 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 【查看全文】

5 李侍郎绂,性聪慧阅读答案与翻译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 【查看全文】

6 芙蕖阅读答案与翻译-李渔

芙蕖 ①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