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平两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B.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C.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D.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B.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位于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称为“岭南”。
C.宗族,一种社会单位,指同一父系的家族或同一父系家族的所有成员。
D.印绶,“印”指印信,“绶”指系印信的丝带,印绶也用以借指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闽越王攻打南越边邑,南越王向汉武帝上书告急。汉武帝赞赏南越王守信义,大举发兵援救南越。
B.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局,馀善展现了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快速决断的能力,杀死闽越王,向朝廷谢罪。
C.南越造反,楼船将军杨仆、伏波将军路博德及驰义侯接连出击,大获胜利,南越叛乱最终被平定。
D.由于东越首鼠两端,楼船将军杨仆请求攻打东越,不被允许。后来东越果然反叛,杨仆又奉命攻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汉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4分)
(2)是时太农张成弗敢击,却就便处,坐畏懦诛。(4分)
14.淮南王刘安反对汉武帝出兵闽越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D[解析]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11.C[解析]宗族,指同一父系的家族,也指同一父系家族的所有成员,但不包括出嫁的女性。
12.C[解析]文中说“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驰义侯未参与战斗。
13.(1)汉军众多而强大,即使侥幸战胜他们,后面派来的军队会更多,直到消灭我们的国家才会停止。
【评分标准】4分。“众”,众多。“幸”,侥幸。“后来”,后面派来的军队。每点1分,“终灭国而止”句意1分,意思对即可。
(2)这时候太农令张成不敢进攻,退到有利的地方,因犯了畏惧敌人、怯懦软弱的罪被杀。
【评分标准】4分。“却”,退却。“便”,有利,便利。“坐”,因犯……罪。“诛”,被诛杀。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天下太平,很久没有发生战争。②战争给士兵和边境百姓带来灾难。③天子应广施恩德,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汉武帝建元六年秋天八月,闽越王郢发兵攻打南越边邑。南越王遵守天子的约束,不敢擅自发兵回击,派人上书告天子。因此汉武帝赞赏南越王守信义,为他调动大量的兵力。派遣大行令王恢领兵从豫章出发,大农令韩安国从会稽出发,攻击闽越。淮南王刘安呈上谏书,说道:“陛下君临天下,广布德行,普施恩惠,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都认为有生之年见不到战争。现在四境之内,没有狗叫的警兆却要让陛下的士卒死亡,尸骨暴露在原野,血液沾湿了山谷,边境上的百姓为此要把城门早闭晚开,还担心从早上活不到晚上,我认为陛下应该重视这些现象。陛下把四海作为边境,所有的人民都是你的臣下仆妾。您只要广施恩德来关照他们,使人民能够安生乐业,那么您的恩泽流传万世,传给子孙,施行恩惠直到永远,天下的安定,就好像是四面联系起来的泰山一般。我担心派将遣兵动用十万大军只能干一位使臣的事情。”这时候,汉朝已经出兵,但还没越过阳山岭。闽越王郢就派出军队在险要的地方对抗汉朝军队。郢的弟弟馀善就和丞相及宗族之人商量说:“我们的国王因为擅自发兵攻打南越,没有向天子请示,所以天子派兵来讨伐。汉军众多而强大,即使侥幸战胜他们,后面派来的军队会更多,直到消灭我们国家才会停止。现在把国王杀了来向天子谢罪,天子听从我们的请求,就能停止战争,我们的国家必定会完整保存下来。不听从我们的请求,我们就奋力战斗,要是不能取胜,我们就逃到海里去。”大家都说:“好。”于是就杀死了郢,派使者带着他的头送给了大行令王恢。王恢就用灵活方便的方式停止了军事行动,(并把情况)告知了大农令韩安国,又派使者携带王的人头急驰长安,报告天子。天子下诏书,让王恢和韩安国的军队停止军事行动。春三月初四这一天,天子听说南越反了,(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杨仆进入越境。首先攻陷寻斄,打下石门,挫败了越军的锐气,领着数万人等待伏波将军路博德大军到来一同前进。趁天黑的时候,楼船将军打败越人,纵火烧城。伏波将军设置营地,派使者去招纳投降的敌人,赐给印绶,又放回去教他们再招引降人。第二天黎明时,城内的人都投降了。吕嘉在夜间逃亡到海上。驰义侯所带的夜郎兵还未到,南越已经平定了。起先,东越王馀善上书,请求率领战士八千人跟着楼船将军攻击吕嘉。待到他的军队到达揭阳时,他就以海上出现大风巨浪为借口,不再向前进军,采取观望的态度,暗中又派使者与南越联系。楼船将军杨仆向天子上书,同意乘便领兵去攻打东越。天子没有同意。馀善听说楼船将军请求讨伐他,而且汉军已经进逼东越边境,于是他就造反。这时候太农令张成不敢进攻,退到有利地方,因犯了畏惧敌人、怯懦软弱的罪被杀。汉天子于是派遣楼船将军杨仆从武林动身,中尉王温舒从梅岭动身,来攻打东越。元封元年冬天十月,军队进入东越境内。楼船将军杀了徇北将军,东越的建成侯敖和繇王居股杀死了馀善,率领他的部下投降。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2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3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5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6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