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川渊深而鱼鳖归之 (乙)有道之士,固骄人主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04-11
(甲)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
(乙)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已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节选自《吕氏春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亦难乎/
B. 人主之忠/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亦难乎/
C.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亦难乎/
D.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亦难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愿”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两句中的“愿”字含义相同。
B. “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与“火尚足以明也”(《游亵禅山记》)两句中的“明”字含义不同。
C. “贤主则不然”与“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然”字含义不同。
D. “瓮牖之下者七十人”与“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两句中的“瓮牖”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川渊、山林、国家分别是龙鱼、鸟兽、士民所居之地,如果川渊干涸、山林险恶、国家失政,龙鱼则会离开川渊,鸟兽则会离开山林,士民则会离开国家。
B. 得道之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骄横傲慢,即使拥有天下也不放纵自夸,即使身份低微如平民也不忧伤屈服,即使无衣可穿、无饭可吃也不会忧虑恐惧。
C. 齐桓公欲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也没能见到他,随从之人劝其放弃,齐桓公以不能做视霸王之业为由对随从之人进行了反驳并最终见到了小臣稷。
D. 两篇文章虽都涉及“士”话题,但阐述的“致士之道”有所不同,甲文侧重倡导为士人营造良好的环境,乙文则侧重倡导士莫骄人主、人主亦莫骄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
(2)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答案】
10. C 11. A 12. D
13. (1)所以礼制贯彻到自身,品行就会美好;道义贯彻到国家,政治就会清明。
(2)尧认为自己的德行、通晓事理的智慧比不上善绻,所以面向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请教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屏退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
“而在乎”与前文的“不在乎”构成转折关系的句子,应在“而在乎”前断开,排除BD;
“口行相反”的“相反”是“口行”的谓语,关系密切,其间不能分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愿”意为“仰慕、归附”;第二个“愿”意为“希望”。“愿”字含义不相同。句意:天下的人就会仰慕。/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B.第一个“明”意为“明亮”;第二个“明”意为“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明”字含义不同。句意:那么天下的人投奔他就会像蝉扑向明亮的火光一样来投奔他。/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C.第一个“然”意为“这样、如此”;第二个“然”意为“……的样子”。“然”字含义不同。句意: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D.两个“瓮牖”意为“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含义相同。句意:穷巷陋室里的人有七十个。/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乙文则侧重倡导士莫骄人主”错误。由乙文“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已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也者,天下之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等通篇内容可以看出倡导“人主莫骄士”,不是“士莫骄人主”。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礼”,礼制;“及”,贯彻;“修”,美好;“义”,道义。
(2)“弗若”,不像,不如;“北面”,面向北;“问”,请教。

参考译文:

江河湖泊水深了,鱼鳖就归聚到它那里;山上树林茂盛了,禽兽就归聚到它那里;刑罚政令公正不阿,老百姓就归聚到他那里;礼制道义完善周备,有道德的君子就归聚到他那里。所以礼制贯彻到自身,品行就美好;道义贯彻到国家,政治就清明;能够把礼制贯彻到所有方面的,那么高贵的名声就会显著,天下的人就会仰慕,发布了命令就能实行,颁布了禁约就能制止,这样,称王天下的大业也就完成了。《诗》云:“施恩这个国都中,以此安抚天下众。”说的就是这种道理。江河湖泊,是龙、鱼居住的地方;高山树林,是鸟、兽栖息的地方;国家,是士、民居住的地方。江河湖泊干涸了,那么龙、鱼就会离开它;高山树林环境险恶,那么鸟、兽就会离开它;国家政治混乱,那么士、民就会离开它。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屏退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那点着火把灯笼来捕蝉的人,他的工作在于点亮灯火、摇动树身而已;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无济于事。现在君主中如果有人能使自己的德行贤明,那么天下的人投奔他就会像蝉扑向明亮的火光一样来投奔他。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所谓帝,就是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王,就是天下的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会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会放纵自夸,即使卑为普通百姓也不会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贫困到无衣无食也不会忧愁恐惧。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是平民,尧为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绻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向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做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礼遇贤者呢?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朝见过住在穷巷陋室里的人有七十个。这件事,文王开了头而没有做到,武王做了而没有完成,周公虽辅佐年幼的成王才真正完成。这不是正说明成王亲自礼贤下士吗?齐桓公去见小臣稷,一天去三次都没能见到。跟随的人说。“大国的君主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能见到,就算了吧!”桓公说:“不对。看轻爵位俸禄的士人,固然轻视君主,看轻王霸之业的君主,也轻视士人。纵使先生他看轻爵位俸禄,我怎么敢看轻王霸之业昵?”桓公终究见到了小臣稷,随从没能阻止住他。



相关阅读
1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2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3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5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6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