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2-01-12
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诏使从中大夫董仲舒受《春秋》,高才通明。迁侍中中郎,坐法免。上书谢罪,愿养马黄门,上不许。后愿守塞扞寇难,复不许。久之,上疏愿击匈奴,诏问状,寿王对良善,复召为郎。稍迁,会东郡盗贼起,拜为东郡都尉。上以寿王为都尉,不复置太守。是时,军旅数发,年岁不熟,多盗贼。诏赐寿王玺书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职事并废盗贼从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寿王谢罪,因言其状。后征入为光禄大夫侍中。丞相公孙弘奏言:“十贼彍弩,百吏不敢前,盗贼不辄伏辜,免脱者众,害寡而利多,此盗贼所以蕃也。臣愚以为禁民毋得挟弓弩便。”上下其议。寿王对曰:“臣闻古者作五兵,非以相害,以禁暴讨邪也。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三公有司或由穷巷,起白屋,裂地而封,宇内日化,方外乡风,然而盗贼犹有者,郡国二千石之罪,非挟弓弩之过也。”书奏,上以难丞相弘。弘诎服焉。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藏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上闻之,召而问之。寿王对曰:“臣安敢无说!臣闻周德成于文、武,显于周公。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曰周鼎。昔秦始皇亲出鼎于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是日,赐寿王黄金十斤。后坐事诛。
(节选自《汉书·吾丘寿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职事并废/盗贼从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
B.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职事并废/盗贼从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
C.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职事/并废/盗贼从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
D.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职事/并废/盗贼从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六经”之一,现存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B.黄门,官或官署名,秦汉宫门多漆黄色,故名;皆以宦官充任,也用以称宦官。
C.五兵,古代五种兵器,所指不一,有车兵五兵与步兵五兵之分,泛指各种兵器。
D.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寿王才智通明,但一生曲折。他因擅长格五而被征召为待诏,后来升迁侍中中郎,却又因触罪而被免职;后因愿意击打匈奴,才复职升迁,最终犯事被杀。
B.寿王颇得栽培,也很受器重。武帝让他跟董仲舒学习《春秋》,他免官后想去养马或守寨,皇帝也不答应,后来委以重任,让其抗击匈奴,平叛盗贼。
C.寿王长于辞令,且见解不凡。丞相公孙弘主张禁止百姓挟带弓弩,朝廷上下都附和丞相的主张,只有他上书陈述理由,大胆反驳,最终说服了公孙弘。
D.寿王善抓机会,能迎合圣意。武帝在汾水之南得了宝鼎,群臣都祝贺皇帝得了周鼎,只有他偏偏标新立异,说得的不是周鼎,而是汉鼎,以讨皇帝欢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贼不辄伏辜,免脱者众,害寡而利多,此盗贼所以蕃也。
(2)三公有司或由穷巷,起白屋,裂地而封,宇内日化,方外乡风。
14、文中寿王不认可丞相公孙弘的主张,他是从哪些角度分析理由的?请简要作答。


10.B
11.B(黄门并非都指宦官。因东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
12.C(最终说服公孙弘的是皇帝,并非寿王。)
13.(1)盗贼不即时伏法,逃脱的多,对盗贼来说,弓箭弊少而利多,这就是盗贼之所以猖獗的原因啊。(4分)
(2)三公等大臣有的出身于穷街陋巷,有的兴起于茅屋寒舍,划地封为王侯,宇内人民日益教化,境外之人向往中原风俗。(4分)
14.兵器原本的功用:古时候制作兵器,不是用来互相侵害,而是用来禁止暴虐讨伐奸邪的。盗贼横行的真正原因:因为郡守、国相失职,而不是百姓挟带弓箭。(1点2分,2点3分)

参考译文:
吾丘寿王,字子赣,是赵国人。少年时,因擅长玩一种叫做“格五”的博戏被征召为待诏。武帝下诏让他跟中大夫董仲舒学习《春秋》,吾丘寿王才能很高,通达聪明。后来,提升为侍中中郎,犯法免官。吾丘寿王上书认错,希望在黄门养马,皇上不同意。此后又请求去守边塞抵御盗寇侵犯,皇上又没有批准。过了很久,吾丘寿王上书希望去攻打匈奴,皇上下诏询问他对攻打匈奴的看法,吾丘寿王的回答很好,又被征召为郎官。吾丘寿王的官职逐渐提升,碰上东郡发生抢劫偷盗案件,被任命为东郡都尉。武帝派吾丘寿王做东郡都尉后,就没再给东郡派太守。这时,东郡军队多次出征,年成歉收,盗贼很多。武帝给吾丘寿王的诏书说:“你在朕身边时,机智谋略层出不穷,被认为是天下无双,海内寡二。等到负责十几座城的守卫,身兼都尉、太守重任,却职责政事一起荒废,致使盗贼横行,和在我身边时相比很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吾丘寿王上书认错,顺便汇报了东郡的情况。后来,武帝征召吾丘寿王入京任光禄大夫侍中。丞相公孙弘上奏说:“十个贼人放箭。一百名官兵不敢上前,盗贼不即时伏法,逃脱的多,对盗贼来说,弓箭弊少而利多,这就是盗贼之所以猖獗的原因啊。臣愚昧地认为禁止民众挟带弓箭是便利的。”皇上把公孙弘的奏章下发给公卿大臣们讨论。吾丘寿王议论说:“臣听说古时候制作兵器,不是用来互相侵害,而是用来禁止暴虐讨伐奸邪的。现在陛下显扬圣明的德行,建立太平,举荐贤才,设立学官,三公等大臣有的出身于穷街陋巷,有的兴起于茅屋寒舍,划地封为王侯,宇内人民日益教化,境外之人向往中原风俗,可是为什么还有盗贼呢?这是因为郡守、国相失职,而不是百姓挟带弓箭的过错啊。”上书奏呈以后,武帝用来诘难丞相公孙弘。公孙弘屈服这样的道理。等到武帝在汾阴得了宝鼎,武帝嘉许这宝鼎,进献到宗庙,收藏在甘泉宫。群臣都祝贺说:“陛下获得的是周鼎。”寿王一个人却说这不是周鼎。皇帝听闻后,召他询问。寿王回答说:“我哪里敢没有说法!我听闻周朝德行成于文王、武王,彰显于周公。上天回报应验,鼎为周朝而出,所以命名叫周鼎。过去秦始皇亲自在彭城发掘宝鼎而不能够得到,上天赐福有德之人而宝鼎自己就会出现,这是天赐予汉朝的原因啊,这是汉宝,不是周宝啊。”皇帝说:“好。”群臣都高呼万岁。当日,皇帝赏赐寿王十斤黄金。后来触罪被诛杀。



相关阅读
1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3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4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5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6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