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第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范纯仁传》

发布时间: 2022-11-12
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皆与从游。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哲宗既召章惇为相,纯仁坚请去、遂知颖昌府。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时疾失明、闻命怡然就道、或谓近名、纯仁曰:“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但区区之爱君,有怀不尽、若迎好名之嫌、则无为善之路矣。”每戒子弟毋得小有不平,闻诸子怨章惇,纯仁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纯仁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幸惇为之哉?”既至永,韩维责均州,其子诉维执政日与司马光不合,得免行。纯仁之子欲以纯仁与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其子乃止。纯仁乞归许养疾,微宗不得已许之。每见辅臣问安否,乃曰:“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B. 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C. 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D. 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肄业,古代指修习课业,与今天通常所说的“肄业”含义不相同。
B. 宰相,古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在不同朝代名称有所不同。
C. 区区,小,少,自称谦词,文中意与“感君区区怀”之“区区”相同
D. 乞归,请求辞职回乡,属于自请退职,意思相同的还有“乞骸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纯仁侍亲至孝。进士及第后,朝廷两次授官他都不赴任,他认为养亲重于禄食,故而在父亲去世前,他以居家肄业和交游贤人为主。
B. 范纯仁执法刚正。天子宿卫牧马践踏百姓庄稼,他处以杖刑,主事者请求劾治其罪,他据理力争免于受罚,还改变了牧地隶县的惯例。
C. 范纯仁大公无私。他担任宰相时,举荐人才,只以天下公议为凭据,不少正直之人得到朝廷重用,但所荐之人并不知道是他举荐的。
D. 范纯仁忠恕兼备。他被贬永州,当时已双目失明,但得到诏令即怡然赴任;他与章惇政见不合,儿子们怨恨章惇,他却生气加以制止。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2)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
14. 范纯仁贬永州安置,“闻命怡然就道”,有人认为他“近名”,他回驳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述。

【答案】
10. B
11. C
12. B
13. (1)养兵的费用出自田税,如果放任(他们)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许追究,田税从哪里来?
(2)过去同在朝廷议论政事意见不合是正常的,你们把过去的事作为今天(开脱)的说辞,这就不行了。
14. ①年老失明而万里赴任,并非所愿;
②赴任是因要尽忠君王;
③若避好名之嫌,则不能为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入廷辞别,哲宗说:“你不肯为我留职京内,虽然在外任职,于时政有什么看法,应详细报告,不拘泥于形式。” 第二年,又贬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
“入辞”的主语是纯仁,“曰”的主语是“哲宗”,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C;
“宜”是“应该”的意思,前面应断开,“明年”是“第二年”的意思,单独成句,之后应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C. “文中意与‘感君区区怀’之‘区区’相同”错误,文中“但区区之爱君”中“区区”是自称谦辞,句意:但我之爱君。
“感君区区怀”之“区区”是诚挚的意思。句意:感谢你真诚的情意!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还改变了牧地隶县的惯例”错误,依据原文“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可知改变的是牧地不隶县的惯例。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税亩”,田税;“暴”,毁坏;“安”,哪里。
(2)“昔”,过去;“可”,正常;“汝辈”你们;“以为”,作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依据“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可知他年老失明而万里赴任,并非所愿;
②依据“但区区之爱君,有怀不尽”可知他赴任因要尽忠君王;
③依据“若迎好名之嫌、则无为善之路矣”可知若避好名之嫌,则不能为善。

参考译文:
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调任武进县知县,但以远离双亲而不赴任。又改派为长葛县知县,仍然不前往。范仲淹对他说:“你以前以远离双亲为理由不去赴任,现在长葛县离家不远,还有什么可说的哩?”范纯仁说:“我怎能以禄食为重,而轻易离开父母!长葛县虽离家近,但亦不能完全实现我的孝心。”范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都与他们有良好关系。他自己也不分白天黑夜,努力学习;有时因学习到深夜,油灯的烟雾把帐顶都熏成了像墨水一样的颜色。范仲淹去世后,他才出来做官。担任襄邑县知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践踏了百姓庄稼,范纯仁逮捕一人并处以杖刑。牧地起初不由县管辖,主管此事的官员生气说:“天子的宿卫,你怎敢如此对待?”把此事报告到朝廷,朝廷派人审查治罪,甚为急迫。范纯仁说:“养兵的费用出自田税,如果放任(他们)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许追究,田税从哪里来?”皇帝下诏免究此事,并听任牧地由县管辖。宋朝牧地为县管辖,自范纯仁开始。纯仁自从布衣到宰相,廉俭一生。纯仁凡是引荐人材,一定以天下公议为凭据,所引荐的人也不知是由纯仁所举荐。有人说:“当宰相,怎能不笼络天下士子,使他们知道出于自己门下?”纯仁说:“只要朝廷选拔任用不失正直之人,何必使他们知道是出于我的推举?”哲宗既召章惇留相,纯仁坚决请求辞职,于是任颍昌知府。入廷辞别,哲宗说:“你不肯为我留职京内,虽然在外任职,于时政有什么看法,应详细报告,不拘泥于形式。”第二年,又贬,安置在永州。当时患病失明,闻命后高兴地上路了。有人说他是好名才至如此。纯仁说:“七十之年,两眼失明,万里之行,岂是我所希望的?但我之爱君,若不尽忠,而要避好名的嫌疑,那就没有为善之路了。”每每告诫子弟不要小有不平之心,听到诸子埋怨章惇,纯仁一定要发怒加以制止。从江水赴贬所,船翻了,诸子扶纯仁出,衣服都湿了。纯仁回头对诸子说:“这难道也是章惇所致吗?” 既到永州,韩维被谪贬均州,韩维的儿子申诉韩维执政时与司马光多有不合,得以免行。纯仁之子想以纯仁与司马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说:“我因为司马光推荐,而官至宰相。过去同朝论事意见不合是正常的,你们把过去的事作今日(开脱)的借口,那是不行的。”其子这才停止求请。纯仁乞归许州养病,徽宗只得应许了。每次接见辅臣,一定问纯仁近况,并说:“范纯仁,能够见一面也足称心了。”



相关阅读
1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5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6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