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谓甘茂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甘茂起初为何不想攻宜阳?

发布时间: 2022-11-12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逼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
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
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
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仲侈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B.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C.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D.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问其故”与“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
B.“则慈母不能信也”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一章》)两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C.“疑臣者不适三人”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D.“息壤在彼”与“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彼”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武王想使车直通三川,觊觎周王室,甘茂提出联魏攻韩的计策,秦武王派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
B.张仪帮助秦国攻取巴、蜀、上庸等地之后,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认为是张仪做得更多,反而称颂先王的贤明。
C.甘茂想通过“曾参杀人”的事例,向武王说明“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道理,为下文实现君主定盟奠定基础。
D.甘茂认为,现在攻不下宜阳,公孙衍和樗里疾在国内挫败他,公仲侈在国外逼迫他,这时就是他的殒命之日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4分)
(2)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4分)
14.甘茂起初为何不想攻宜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3分)


10.【答案】B
【解析】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表示人名、对话等关键词以及词语间搭配关系和句式特点等判断。
标点如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项,均解释为“缘故”。B项,前者解释为“相信”,后者解释为“真实的”。C项,前者解释为“仅仅、只有,同'啻'",后者解释为"女子出嫁"。D项,均解释为"指示代词,那"。故选C。
12.【答案】B
【解析】B项中“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认为是张仪做得更多”不正确。应是“天下人并没有称赞张仪”。故选B。
13.【答案】(1)三年就灭掉了中山,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魏文侯拿出一箱诽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
看。(“语”“示”和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请允许我第二天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你们就把宜阳的城郊当作我的坟墓。(“鼓”“而”“郭”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4.【答案】
①因为宜阳实力雄厚,人力和财物充足,易守难攻。
②秦远兵而来,难于取胜。
③担心秦王受他人影响不能充分信任自己。


【参考译文】
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把战车通到三川,灭掉周室,这样,我死后就可永垂不朽了。”甘茂回答说∶“我要求出使魏国,约他们共同攻打韩国。”武王派亲信向寿,作为甘茂的副使。
甘茂来到魏国,便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大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事成之后,一切功劳全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在息壤迎接甘茂。
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其中的原因?甘茂回答∶“宜阳是韩国的大县,上党和南阳两郡的财富都聚积在这里,它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穿越重重险阻,要跋涉千里去进攻韩国,实在太难。我听说,张仪西并巴、蜀,北取西河之外,南占上庸,天下人并不因此赞扬张仪的能力,却称颂先王的贤明。“魏文侯派乐羊为将,进攻中山国,三年就灭掉了中山,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魏文侯拿出一箱诽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看。乐羊拜了两拜并行了稽首礼,说道∶‘这不是我的功劳,全是主上的力量。’我现在只不过是客居在秦国的人,樗里疾和公孙衍他们二人,抱着对韩国的偏心,非议攻韩的不当,大王定会听从,岂不是大王欺骗了魏国,而我又要受到韩国相国公仲侈的怨恨了。从前,曾子居住在费地,贾地有个与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人跑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就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仓皇逃跑了。像曾参这样贤德的人,而曾参的母亲又对他那样信任,可是三个人不实的话,就使曾参的慈母也不能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猜疑我的更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会因为我而扔掉梭子啊。”武王说∶“我不会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与甘茂在息壤订下了盟约。
果然攻打宜阳,五个月却未能攻下。樗里疾、公孙衍二人便在武王面前议论进攻宜阳不恰当,武王打算听从他们的意见,就召见甘茂,把情况告诉他。甘茂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说∶“是有这回事。”于是调动全部兵力,又让甘茂攻打宜阳。
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擂罢了三通鼓,战士仍然不肯冲锋。秦国的右将军向寿说∶“您如果不论士气如何而进行强攻,定会陷入严重的困境。”甘茂说∶“我客居秦国却担任秦相,因率兵攻打宜阳才使秦王喜欢。现在宜阳不能攻下,在国内,公孙衍、樗里疾会挫败我,在国外,公仲侈用韩国的力量来逼迫我,这是我的末日到了!请允许我第二天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你们就把宜阳的城郊当作我的坟墓。”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加在公家的赏金里。第二天击鼓进军,宜阳就被攻下了。



相关阅读
1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6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