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李简夫少卿诗集引》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04-12
李简夫少卿诗集引
[宋]苏辙
熙宁初,予从张公安道,以弦诵教陈之士大夫。方是时,朝廷以徭役、沟洫事责成郡邑,陈虽号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及为忧。予独以诗书讽议窃禄其间,虽幸得脱于简书,而出无所与游,盖亦无以为乐也。
时太常少卿李君简夫归老于家,出入于乡党者十有五年矣。间而往从之。其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听其言,未尝及世俗;徐诵其所为诗,旷然闲放,往往脱略绳墨,有遗我忘物之思。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而元献晏公深知之。求其平生之志,则曰:“乐天,吾师也。吾慕其为人,而学其诗,患莫能及耳。”予退而质其里人,曰:“君少好学,详于吏道,盖尝使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废而弃其官。其家萧然,饘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弃官以谋养,浮沉里闾,不避劳辱,未几而家以足闻。”陈人喜种花,比于洛阳,每岁春夏,游者相属弥月。君携壶命侣,无一日不在其间,口未尝问家事。晚岁,其诗尤高。信乎,其似乐天也!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救士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君仕虽不逮乐天,而始终类焉,夫又将何求?
盖予未去陈而君亡,其后十有七年,元祐辛未,予以幸遇,与闻国政。禄浮于昔人,而令名不闻;老将至矣,而国恩未报,未敢言去,盖尝恐兹心之不从也。君之孙宣德郎公辅以君诗集来告,愿得予文,以冠其首。 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故具道畴昔之意以授之。凡君诗古律若干篇,分为二十卷。

书李简夫诗集后
[宋]苏轼
孔子不取微生高①,孟子不取于陵仲子②,恶其不情也。 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李公简夫以文学政事有闻于天圣以来,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 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熙宁三年,轼始过陈,欲求见公,而公病矣。后二十年,得其手录诗七十篇于其孙公辅。读之,太息曰:“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元祐六年十二月初四日。
【注释】①孔子不取微生高:众人认为微生高直爽、坦率,孔子认为他不符合这种修养。②于陵仲子:陈仲子自称于陵仲子。他穷不苟求,不食不义之食。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遗我忘物之思 遗:馈赠
B.予退而质其里人 质:问询
C.君仕虽不逮乐天 逮:及,达到
D.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 谢:辞去(官职)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间而往从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饘粥之不给 凌万顷之茫然
C.夫又将何求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D.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 王曰:“若是其甚与?”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
B.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
C.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
D.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
10. 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表现苏氏兄弟对李简夫持褒扬态度的一组是
①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
②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
③浮沉里闾,不避劳辱
④信乎,其似乐天也
⑤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
⑥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熙宁初年,苏辙跟从张安道教授陈地的士大夫,陈地的官吏忙于公务,苏辙虽然有幸脱身于公务,而无所与游。
B.李简夫仰慕乐天为人,虽精通吏道,但在尚能理事时就弃官,简夫诗作放达闲适。
C.苏辙认为,白居易晚年归隐,忧患不能加之于其身,诗文足以扬名后世,死而无憾。
D.苏轼将孔孟与陶渊明作对比,认为陶渊明率真自然,而李简夫有陶渊明的君子之风。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
②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13. 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苏氏兄弟对李简夫的评价有何异同?

答案:
(1)A
(2)A
(3)B
(4)B
(5)D
(6)①我一向认为李简夫品行高尚,赞许他知止知足,而又担心自己不能践履他的道路/学习他,以他为榜样。
②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
(7)相同点:苏辙与苏轼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
不同点: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


7~13.【答案】A、A、B、B、D、、
【解析】(1)A.遗:忘。句意:(他的诗)有物我两忘的情思。
故选:A。
(2)A.而,表修饰关系。句意:间或与他来往交游。
而,表修饰关系。句意:我曾经整日地思考。
B.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稀粥都不能供给。
之,助词,定有后置的标志。句意:在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漂行。
C.何,疑问代词,什么。句意:还希求什么呢?
何,副词,为什么。句意:君王不趁早修好美德,又怎能将不好法度改掉?
D.若,代词,这。句意:君子就应该这样,现在失去了!
若,动词,像。句意:像这样严重吗?
故选:A。
(3)句意:平生不在声色名利面前昏了头,不在贫困面前悲伤,安于所遇,乐于所欲的人,大概是陶渊明的率真吧。
“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采用“不……于……”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排除AC。“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是“……者……也”判断句,排除D。
故选:B。
(4)③是李简夫之子的行为。⑥苏轼赞陶渊明之语。
故选:B。
(5)D.苏轼未将陶渊明与孔孟比较,赞李简夫有陶渊明之“真”。
故选:D。
(6)①素:一向,平素。高:认为高尚。嘉:赞许。蹈:践履。译文:我一向认为李简夫品行高尚,赞许他知止知足,而又担心自己不能践履他的道路/学习他,以他为榜样。
②以……为:认为。嫌:令人生厌。去:指归隐。译文: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
(7)相同点:由“其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其家萧然,饘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李公简夫以文学政事有闻于天圣以来,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等可知,苏辙与苏轼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
不同点:由“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可知,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由“信乎,其似乐天也!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救士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可知,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

参考译文:
熙宁初年,我跟随张安道教授陈地的读书人和官吏。那时候,朝廷指定府县完成徭役,农田水利的任务,陈地虽然没有多少任务,但官吏奔走忙碌,为不能完成为忧。只有我凭借诗词文章讽谏议论在其中无所事事领取俸禄,虽然庆幸能从公文中脱身,但没有可以与之交往的朋友,所以也没有什么快乐。
当时太常少卿李简夫告老还乡,在当地居住已经十五年了,间或与他来往交游。他的生活起居简约而不粗陋,丰盛而不多余。听他的言语,从来不涉及世俗之事;(我)慢慢吟诵他所写的诗。(他的诗)旷达闲适,常常不拘束于法度,有物我两忘的情思;问他和谁交往,大多是庆历年间的名士,晏殊非常了解他;探求他生平志向,他说:“白乐天,我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我仰慕他的为人,所以学习他的诗歌,担心不能比得上他罢了。”我回来后询问他的同乡人,同乡说:“他少年好学,精通为吏的方法,所以曾经出使到朝廷各部。还没有年老却患疾病,没有到不能理事的地步却辞去官职。他的家四壁空空,稀粥都不能供给,但是他身处其间安然自得。他的儿子李君武,辞去官职谋求财富以赡养父母,在乡里劳碌,不辞辛苦,没过多久家里就因为丰衣足食而广为人知了。”陈地的百姓喜爱种花,和洛阳一样。每年的春夏季节,游览的人整月接连不断。他带着酒壶和朋友,没有一天不在花间,嘴里从来不谈及家事。晚年,他的诗作更加高妙,神似白乐天。我当时正因为宦游在外而感到劳累,认为读书人即使没有通达的际遇,就像白乐天一样,入仕就作了君王的近臣,凭借直言讽谏名声显赫,被贬为州郡的长官,凭借奉公守法而闻名,老年归隐山水间,忧患不能够加诸其身,文章诗歌足以扬名后世,可以老死而没有遗憾了,李简夫的仕途虽然比不上白乐天,但开始和结局都和白乐天相似,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而我还没有离开陈地他就亡故了。之后过了十七年,元祐六年,我凭借幸运的际遇而参与国政,俸禄比以前多,但声名却不被人知晓。快到暮龄了,国家的恩德还没有报答,不敢说要挂冠归田。大概是曾经担心力不从心吧。李简夫的孙子宣德郎李公辅拿着他的诗集来央告我,希望得到我的文章放在诗集的前面。我向来仰慕李简夫的品行,赞常他的知止知足,却怕(自己)不能践行,所以全部道出往昔的心意来授予他人(知晓)。李简一共有古诗若干篇,分为二十卷。



相关阅读
1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4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