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屠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
B.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
C.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
D.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屠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容:文中指行为上的不急迫,现代还多指处事不慌张,很镇定。
B.顿首:通常是用于上对下或平辈间的一种礼节,也常出现在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乞骸骨:意为请求回乡安度晚年,使骸骨归葬故乡,与"致仕"意思相近。
D.奉朝请: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春季为朝,秋季为请,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守信等人掌管禁兵,赵普多次流露出对他们兵权过大的担心,宋太祖起初对此并不在意,认为他们一定不会背叛自己。
B.赵普抓住机会,反复以削减兵权之事进谏皇上,太祖逐渐有所领悟,最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C.宋太祖趁酒酣向石守信等人表明想法,希望他们能主动放弃兵权,安乐一生,石守信顺势以生病为由申请免去官职。
D.在宴会上,王彦超等人明白了太祖的心意,主动以年事已高且没有大功劳,不应贪恋皇恩为由,请求辞官回家,均获批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守信等泣谢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4分)
(2)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4分)
14. 请简要概括赵普建议宋太祖"收兵权"的原因。(3分)
答
10.A(3 分)
11. B(3 分)
12. D(3 分)
13.(1)石守信等人哭泣谢罪说:“我们愚笨考虑不到这个情况,希望陛下同情怜悯我们,指条活路给我们看。"(共4分。每句1分)
(2)你们都是国家的老臣,长时间掌管重镇,国事繁忙,这不是我用来优待贤臣的本意。(共4分。每句1分)
14,石守信等人没有统领制伏手下的能力,万一手下造反,可能会身不由己;削弱节度使的兵权利于国家安定。(共3分。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2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3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4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6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