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司封墓志铭》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金氏文集》

发布时间: 2021-07-15
吴司封墓志铭
[宋] 金君卿
①公讳伸,字仲举,世居鄱阳太伯之南,吴为著姓,芮起鄱君五世,为诸侯王,至大司马。汉七世孙延之,亦尝为鄱君令公,盖其后也。
②公素其分,以恭俭自处,虽巵酒杯羮,怡怡如也。当官廉,畏审持文,法济以恕,故吏无敢窃舞,而民亦不忍欺。南安太守,既病且老,以赇抵吏逮及者,三数百人,留狱未决。诏制命公往核其事,至则悉与释縳,待之以不忍之情,即日狱成。祥符赤县,民讼纷伙,虽得廉吏,不为贵势所移者几希。公恂恂自守,不容有私谒,而政号平简四明。并海之田,水利可及而民力所不堪,公与为之堤,堰石碶,凡百所。垦辟滋广,民实利之。
③公惟嗜经史,藏书踰万,帙多自雠对,虽年踰耳顺,手不释卷。治平元年冬,公既得宣守以归,至于仪真,谓其家人曰:“吾奉职勤事,不愧为良吏。少小时力家事,勉就学,自不敢自期。今日若得归拜松楸然后请老琴棋自适以毕天年不已乐乎?①顾桑榆晚景,惟恐未如所欲尔。”左右愕然,不意此言曷为而发也。数日遂感疾。十一月二十五日丙戌,易箦于舟中,享年七十三。子良嗣会旅榇归于故第。明年十一月初四日庚申,安葬于芝山西南之隅。
(节选自《金氏文集》)
(注)①松楸: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代称坟墓。这里特指父母坟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法济以恕            (2)不为贵势所移者几希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帙多自雠对(   )
A.校对                B.敌对             C.驳难                D.对答
(2)子良嗣会旅榇归于故第(   )
A.军队                B.出行的,客居的    C.共同                D.众人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公素其分,以恭俭自处,虽巵酒杯羮,怡怡如也。
19.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
今日若得归拜松楸然后请老琴棋自适以毕天年不已乐乎?
20.吴公离世前说:“吾奉职勤事,不愧为良吏”,你是否同意他的自我评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1.下面这段话是文后的铭文,小明在编辑时不小心删去两句,依据文章内容,在(1)和(2)空缺处各选恰当的一项填入,分别是(   )和(   )。
公于居乡 孝友柔克 起家为郎 稽古之力 初补理官 (1)□□□□ 作令赤县 自公退食 将命荆湖 无旷厥职 守安与明 黾勉勤绩 (2)□□□□ 志无不得 生营阡陌 手植松栢 既寿而归 夫复何戚 有子其承 请铭其石
A.勉之就约                B.廉足自将     C.诚以固之            D.狱有阴徳


16.(1)弥补、帮助     (2)不多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本句意为:又用宽恕的态度来弥补执法上过于苛刻之处。“济”意为弥补、帮助。
(2)本句意为“不因为当地权贵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的操守的是很少的”,“几希”意为不多。
17.(1) A       (2)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一词多义的能力。
(1)本句意为:这些书籍他都亲自校对。“雠对”意思是“校对”。
故选A。
(2)本句意为:他的儿子吴良嗣从客居之处将父亲的棺木送回故里。“旅”意为“客居”。
故选B。
18.吴公素来安守其职分,以恭谨俭约的要求对待自我。即使饮食简朴,也安适自得。
注意以下关键词:素:活用为动词,向来安守。分:本分。自处:对待自己。虽:即使。巵酒杯羮:饮食简朴。怡怡如:安适自得的样子。
19.今日若得归/拜松楸/然后请老/琴棋自适/以毕天年/不已乐乎?
本句意为:今天如果能够回到家乡祭扫父母的坟茔,然后请求退休养老,以琴棋自娱,颐养天年,这不是很快乐吗?只是我的日子不多了,恐怕不能遂心如意了。
“得归”后省略宾语“家乡”,应在其后断开;
“松楸”作“拜”的宾语,在其后断开;
“请老”指请求退休,已有宾语,在其后断开。
“自适”是宾语前置,“使自己安适”,在其后断开。
“天年”作“毕”的宾语,在其后断开。
最终划分为:今日若得归/拜松楸/然后请老/琴棋自适/以毕天年/不已乐乎?
20.我同意他的评价,他谨慎地对待职务,表现在他按照文法谨慎地对待审判,又用宽恕的态度来弥补执法上过于苛刻之处;还表现在谨慎地坚守节操,不允许有私人的拜访请托;他勤勉地处理政务,比如建造堤坝,修筑水闸,增加了可以开垦的土地;他让所管辖之处的百姓在物质生活上有所改善,也一定程度改良了当地的道德风貌;从这些地方可见,他是足够称得上是一位“良吏”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敬奉职守勤勉公务,当得起“良吏”这个评价。
从文中来看,他“当官廉,畏审持文,法济以恕,故吏无敢窃舞,而民亦不忍欺”,按照文法谨慎地对待审判,又用宽恕的态度来弥补执法上过于苛刻之处;
“祥符赤县,民讼纷伙,虽得廉吏,不为贵势所移者几希。公恂恂自守,不容有私谒”可见,他谨慎地坚守节操,不允许有私人的拜访请托;
“并海之田,水利可及而民力所不堪,公与为之堤,堰石碶,凡百所。垦辟滋广,民实利之”可见,他勤勉地处理政务,比如建造堤坝,修筑水闸,增加了可以开垦的土地;
从“故吏无敢窃舞,而民亦不忍欺”“垦辟滋广,民实利之”可见,他让所管辖之处的百姓在物质生活上有所改善,也一定程度改良了当地的道德风貌。
因此他说自己是“良吏”,是完全符合的。
21.(1)D  (2)B

参考译文:
①吴公名伸,字仲举,世世代代居住在鄱阳太伯迁居之地的南边,吴在当地是显赫的世家,吴芮是鄱阳的首位县令延续五代,被封王,官至大司马。汉朝的时候七世孙延之,也曾经担任鄱君令公,是这个家族的后人。
②吴公素来安守其职分,以恭谨俭约的要求对待自我。即使饮食简朴,也安适自得。为官清廉,按照文法谨慎地对待审判,又用宽恕的态度来弥补执法上过于苛刻之处,所以下属官吏没有敢私下里舞弊的,而老百姓也不忍心欺侮他。南安太守年老多病,因为受贿欺诈被逮捕来的有三百多人,案件滞留尚未得到裁决。朝廷下诏让吴公前往审核这事。吴公到了以后就把关押的疑犯全部松绑,以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们,当天就把案件审清判决了。祥符赤县,民间的诉讼非常多,即使朝廷安排了廉洁的官吏,不因为当地权贵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的操守的是很少的。吴公谨慎地坚守节操,不允许有私人的拜访请托,在他的管理下政令简洁,政治清明。并海这个地方的田地,水利可以灌溉但是百姓的劳动力已经很难承受,吴公在当地建造堤坝,修筑水闸,一共有百余所。增加了可以开垦的土地,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③吴公唯一的嗜好是阅读经史,所藏之书超过万卷,这些书籍他都亲自校对,虽然年龄超过了六十岁,手不释卷。治平元年的冬天,朝廷任命吴公担任宣城太守,到了仪真,他对自己的家人说:“我敬奉职守勤勉公务,当得起‘良吏’这个评价。年少的时候致力于家事,力量不够但努力学习,对自己不敢抱有太高的期许。今天如果能够回到家乡祭扫父母的坟茔,然后请求退休养老,以琴棋自娱,颐养天年,这不是很快乐吗?只是我的日子不多了,恐怕不能遂心如意了。”旁边侍奉的人都很惊讶,不明白这话是因为什么而说到。几天以后吴公就患病了。十一月二十五日丙戌,在舟中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三岁。他的儿子吴良嗣从客居之处将父亲的棺木送回故里,第二年十一月初四日庚申,安葬于芝山西南角。



相关阅读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2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3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4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5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6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