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发布时间: 2023-01-17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初,中书郎郝超自以其父偕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倍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威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人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屋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卒。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情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既而惜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偕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B.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C.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D.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在文中的意思是推辞、拒绝,与《谏逐客书》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的"让"含义相同。
B.领,本义为脖子,文中指兼任官职,通常表示兼任较高的职务。"守"也表示低职代高职。
C.参军,中国古代官名,即"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现指去当兵。
D.精锐,可指精良的器材和锐利的武器等,在文中指精干勇敢的部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蕴对于让自己接管徐州一事很不满,但谢安劝他不应妄自菲薄,损害一时恩遇,于是王蕴接受了任命。
B.郗超虽然和谢氏有嫌隙,但听说谢安举荐侄子谢玄接受朝廷诏命后,他依然对谢安的贤明和谢玄的才能大加赞赏。
C.谢玄招募了刘牢之等骁勇之士,他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战无不胜,当时的人称其部队为“北府兵”,敌人十分害怕他们。
D.郗超去世后,他的父亲先是哀痛惋惜,甚至因此患病,但后来大怒,是因为看到了郗超与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4分)
(2)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4分)
14.谢安想要增修宫室,王彪之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不赞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10.D(“甚”是用来修饰“病”的程度的,故“及病甚”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A、C两项。“公年尊”的意思是父亲年纪大了,表意完整,故应在“公年尊”之后断开,排除B项。)
11.B(B项,“通常表示兼任较高的职务”错误,“领”通常表示兼任较低的职务。)
12,A(A项,"王蕴对于让自己接管徐州一事很不满"于文无据,由原文"王蕴固让徐州……蕴乃受命"可知,王蕴只是推辞接管徐州,并没有对让自己接管徐州感到不满。)
13.(1)这时朝廷正把秦国的敌军当作忧患,下诏寻求能够镇守保卫北方领土的文武双全的良将。(“方”“镇御”、定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1分)
(2)谢安不能改变王彪之的意见,所以王彪之在世期间,什么宫室也没有营建。(“夺”“终”各1分,句意2分)
14.①现在的宫室与刚渡过长江时相比已经算奢侈了,不用再建。②如今敌军势力强盛,修建宫室会须扰百姓生活,不利于国家安定。③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该努力使国家安定、政事光辉,不应过于看重修建宫室。(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丁未,(朝廷)命尚书仆射谢安担任司徒,谢安辞让没有接受;又任命谢安担任侍中,统领扬州、豫州等五州的军队事务。冬季,十月,辛丑,任命桓冲统领江州、荆州等七州的军队事务,兼任荆州刺史。桓冲认为秦国人强势威盛,想转移军队守卫长江以南的地区,奏请从江陵转移到上明镇,派冠军将军刘波戍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戍守江夏。王蕴坚持辞让徐州的职务,谢安说:"你居于皇后父亲的重要地位,不应该过分看轻自己,而损害一时的恩遇。”王蕴于是接受任命。当初,中书郎郗超自认为他的父亲郗愔的职位待遇应该在谢安之上,然而谢安入朝掌握了枢纽站机大权,郗愔(却)在一些闲散的职位上悠闲无事,郗超时常在言辞和神色上表现得愤恨忧郁,因此和谢家产生了嫌隙。这时朝廷正把秦国的敌军当作忧患,下诏寻求能够镇守保卫北方领土的文武双全的良将。谢安荐举兄长的儿子谢玄接受诏命。郗超听说这件事后,慨叹道:“诸安贤明,才能够违背常规荐举亲人;谢玄的才能,凭全可以不嘉负谢安的举荐。"众人都不这么认为。郗超说:"我曾经和谢玄同在桓温的幕府做事,见他施展才能,即使是细小的事务也能安排妥当,所以我了解他。”谢玄招募勇猛的士兵,招到了彭城的刘军之等五人。诸玄任命刘牢之担任参军,他经常统领精锐部队作为军队先锋(出战),战事没有不胜利的。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北府兵”,敌人害怕他们。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去世。当初,谢安想要增建宫殿,王彪之说:"朝廷由衰复盛初期,就把东府作为宫廷,很是简陋。苏峻叛乱,成帝居住在御史台官吏商议政事的地方,(那里)几乎不能遮挡寒风暑气,所以又营造了新的宫殿。与汉、魏时期相比算简陋,与渡过长江时相比却算奢侈了。如今敌军正强盛,怎么能大兴土木的劳役,烦劳打扰百姓呢!”谢安说:“宫殿粗劣简陋,后人会说住在这里的人没有能力。”王彪之说:“凡是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当使国家安定,使政事光辉显赫,怎么能把修建宫室房屋当作能事呢!"谢安不能改变王彪之的意见,所以王彪之在世期间,什么宫室也没有营建。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去世。当初,郗超与桓氏结为同党,因为父亲郗惜对朝廷很忘诚,没有让父亲知道这件事。等到病重,(郗超)拿出一箱书信交给门下弟子说:“父亲年纪大了,我死了以后,如果父亲因为悲哀痛惜妨碍了饮食起居,可以把这个箱子呈送给他;(如果)没有这样,就烧掉箱子。”不久郗惜果然悲哀痛惜以致患病,弟子呈上箱子,里面全是(郗超)和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郗惜大怒说:“这小子死得已经晚了!”于是不再悲痛流泪。



相关阅读
1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