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虞。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知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 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 故曰:‘矜功不立, 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颜眉辞去。(节选自《战国策·齐四》)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
B.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日王者/贵乎士/贵乎/
C.斶对日/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
D.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日王者/贵乎士/贵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樵采”意思是“打柴”,“樵”与《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樵”字含义相同。
B.“莫敢不服”与“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服”字含义不同。
C.“徒步”意思是“步行”,“徒”与《孟子》“非徒无益”的“徒”字含义相同。
D.“矜功不立”与“愿陛下矜愍愚诚”(《陈情表》)两句中的“矜”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颜斶以秦国征伐齐国时的两条军令为例证明士人比君王尊贵,使齐宣王无言以对。
B.齐宜王身边的近臣认为士人地位卑贱,严厉斥责颜斶,颜斶不卑不亢地加以反驳。
C.颜斶认为贤君圣主正是多次向别人请教,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最终才功成名就。
D.齐宣王承认自己误听了小人之言,明白了要尊贤重士,于是请求成为颜斶的弟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2)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答
10C 【解析】“与使……不如……”固定句式,排除A、D;“王者”作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
11C 【解析】“徒步而处农亩”中“徒”是“徒步”之意;“非徒无益”中“徒”是“只”之意。两者含义不同。
12D 【解析】“误听了小人之言”错,原文“乃今闻细人之行”意思是“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
13、(1)由此看来,活着的国君的头颅,竟然比不上死去的贤士的坟墓。(大意2分,“生”“曾”“若”各1分)
(2) 唉!君子怎么能够侮辱呢,我是自取其辱(或译为“自讨没趣”)罢了!(大意2分,“焉”“侮”“病”各1分)
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对他说:“颜斶,你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您上前来。”齐宣王听了很不高兴。身边的近臣都责备颜斶说:“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颜斶,只是一介臣子。大王唤你上前,你也唤大王上前,这样做成何体统?
”颜斶说:“如果我上前,那是贪慕权势,而大王上前则是谦恭待士。与其让我蒙受趋炎附势的恶名,倒不如让大王获取礼贤下士的美誉。”齐宣王怒容满面说:“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说:“士人尊贵,君王不尊贵。”齐王问:“有什么解释吗?”颜斶道:“有的。以前秦国征伐齐国,秦王下令:‘有敢在柳下惠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宽赦!’又下令:‘能取得齐王首级的,封侯万户,赏赐千金。’由此看来,活着的国君的头颅,竟然比不上死去的贤士的坟墓。”宣王无言以对,极不高兴。身边的近臣都说:“颜斶,颜斶!大王拥有千乘大国,重视礼乐,天下仁义辩智之士,都仰慕大王圣德,莫不争相投奔效劳;四海之内,没有不臣服的;万物齐备,百姓心服。可是现在即便是最清高的士人,也自称是普通民众,徒步而行,耕作为生。至于一般士人,则居住在穷乡僻壤,以看守门户为生,应该说,士的位是十分低贱的。”颜斶回答说:“这话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之时,有上万个诸侯国。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道德淳厚,得到了士人的效力。所以虞舜这个出身于乡村,发迹于鄙野的农夫,得以成为天子。到商汤之时,诸侯尚存三千。时至今日,君王只剩下二十四家。由此看来,难道不是由于政策的得失才造成了天下治乱吗?当诸侯处在亡国灭族的危险境地时,即使想成为乡野穷巷的寻常百姓,又怎么能办到呢?所以说,‘夸耀功劳,定然不能成功;空有愿望,终究不能实现。’这都是指那些只图虚名,却没有实在的德行的人。因此尧有九个佐官,舜有七位挚友,禹有五位帮手,汤有三大辅臣,自古至今,仅靠虚名就能建功立业的人,从未有过。因此,君主不因多次向别人请教而感到羞耻,不因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而感到惭愧。这样才能成就他的道德,扬名后世,尧、舜、禹、汤、周文王就是这样的人。”宣王叹道:“唉!君子怎么能够侮辱呢,我是自取其辱罢了!现在我才了解君子的话,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希望先生能接受我作为您的弟子。”颜斶辞谢离开。
相关阅读
1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2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3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